深度剖析:为什么大家都在坐等「机构群」效应?(连载一)
编译 · ryl  |  2019年03月22日 2019-03-22
 
ryl
站内编辑

「机构群来了。」

亿万富豪投资者迈克·诺沃格拉茨(Mike Novogratz)的这句话,貌似营造出了一种笃定的氛围:机构资本绝对来了。对这个群体,真的大有文章可作,能一下抓住加密货币领域对行业「下一波热潮」的想象,以至于期待已久的传统大亨的入场,似乎成了稳赢的赌注。

当我们仔细推敲时,就会发现,整个局势其实是很复杂的,也很难理清。即使机构这个群体也按捺不住想立刻打开大门拥抱加密货币资产,他们真的能想到什么就做到什么吗?不可能的,因为传统资金入场所需要的机构基础设施极不发达。尽管最近,在监管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生态系统还没有解决掉阻碍机构发展的各个痛点。确实有进步,比如Bakkt,还有花旗(CITI)等银行巨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承认。但这些就够了吗?这能代表机构情绪迅速高涨了吗?能表示以规避风险和合规为重点的传统资金对新资产类别的信心增长了吗?

作为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我们将在本文探讨机构资本的主要障碍。我们希望了解的不仅是加密货币资产的机构图景,还有在考虑机构资本时发挥作用的动态因素。到底机构在顾虑些什么呢?他们需要什么?是哪些痛点让他们不敢全然接受?

机构投资

首先,这个群体有多大?

随着高盛(Goldman)和摩根大通(JP Morgan)做起了清算代理,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期货发行成为华尔街兴趣高涨的第一针兴奋剂。将比特币期货——机构好奇心的标志,与2017年第四季度的加密货币狂热联系起来,并不牵强。

然而,事实仍然是,绝大多数传统资金甚至都没有看一眼加密货币的念头。如果我们透过数据,看看这个群体习惯待着的市场,就会心惊胆战地发现,还有多少资本没有触及这个领域:单单一个美国股市,就拥有约34万亿美元的市值,是目前币市市值的170多倍。如果再算上全球60家大型证交所,这个比例接近345倍。当然,股市只是冰山一角:2018年第一季度,国际债务资本市场债券交易值高达140万亿美元。针对本文的主旨,光这两种资产类别,就足够说得清楚了,所以无需再比较外汇、大宗商品和房地产的数据,虽然对这些资产类别来说,都很有必要、都应该(在理论上)好好地研究加密货币。

看看这些数字吧,那些在2018年让币圈兴奋不已的各大头条瞬间黯然失色:高盛(Goldman Sachs)计划开设一个比特币交易平台,高盛支持的支付初创公司Circle收购了最活跃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P网(Poloniex)。英国最古老的银行巴克莱(Barclays)有意建立自己的交易柜台,金融巨鳄索罗斯Soros)也为加密货币交易开了绿灯。Bakkt的机构入场匝道,包括实物结算的比特币期货,也是2018年最引人瞩目的新闻之一。

这些进展都不算小,但它们是否标志着「机构群」效应开始了呢?这很难说。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仍然还在玩转传统市场和资产类别,对投身加密货币领域,它们没有任何兴趣,也没有任何动静。在现实中,大多数传统资本不仅仅是忽视,而是高调地表示漠不关心,甚至还大发怀疑言论。相比之下,高盛和巴克莱对这个领域的好奇心显得弥足珍贵,这确实很有利,但这些「初步计划」是否能推动全球的基金和资产管理生态系统入场呢?

综上所述,整个局势比诺沃格拉茨的寥寥数语要复杂的多。除了好奇加密货币的几个先驱机构,为什么剩余的大多数如此不情愿?在后面的连载文章中,我们将简要讨论让机构资本望而却步的痛点和障碍,并对五大痛点逐一进行细致分析,包括:监管的不确定性、托管噩梦、流动性低、过时的客服和缺乏可靠的数据和复杂的分析。敬请期待币海启行全新专栏《鲁克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