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债回报率跑赢美股,“特朗普交易”已全面崩塌
原创 · 以太坊信徒  |  2025年03月05日 2025-03-05
 
以太坊信徒
站内编辑

自 2024 年 11 月美国大选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戏剧性反转。彭博美国国债总回报指数累计上涨 2.1%,首次跑赢标普 500 指数 1.6% 的涨幅,这一现象打破了 "特朗普交易" 预期的股债双升格局。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全球经济放缓忧虑,推动投资者加速转向安全资产,美债市场迎来避险资金的持续流入。

关税冲击引爆避险需求

特朗普政府于 3 月 4 日正式实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 25% 关税政策,直接冲击北美汽车产业链。通用汽车宣布暂停在墨西哥的部分生产线,福特股价当日下挫 3.2%,标普汽车指数一周内累计下跌 4.1%。与此同时,2 月美国制造业 PMI 降至 50.2,创 18 个月新低,工业机器人龙头库卡股价单日暴跌 7.3%。市场对供应链断裂的担忧加剧,推动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在 3 月 3 日触及 4.11% 的五个月新低,单日成交量突破 6800 亿美元。

货币政策预期重构市场定价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成为债市上涨的核心驱动力。3 月 4 日,贝莱德通过旗下 iShares 安硕 20 + 年期美债 ETF(TLT)净买入 12 亿美元,创近半年最大单日净申购。摩根大通量化策略团队指出,当前市场对降息三次的定价已反映在期权市场,4 月到期的 10 年期美债期货合约隐含波动率升至 14.2%,为 2023 年 10 月以来最高。道明证券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已连续四周削减美债空头头寸,净空仓规模降至 280 亿美元,较峰值减少 43%。

科技股抛售凸显估值压力

在避险情绪主导下,高估值科技股首当其冲。英伟达因数据中心业务增速放缓,遭高盛下调目标价至 520 美元,股价一周内累计下跌 8.6%。苹果因供应链转移成本上升,遭摩根士丹利下调评级至 "平配",市值蒸发 450 亿美元。标普信息科技指数 3 月累计下跌 2.8%,而同期美银美林美国国债指数上涨 1.7%。这种分化印证了 "特朗普交易" 的瓦解 ——2024 年大选后科技股曾领涨市场,如今却成为资金撤离的重灾区。

多空博弈下的市场分歧

尽管短期避险情绪主导,但市场对债市持续性存在分歧。3 月 4 日,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 LinkedIn 发文称 "美债收益率已反映过度悲观预期",其旗舰基金已将美债头寸降至中性。而 Citadel 则通过信用违约互换(CDS)对赌企业债违约风险,单日买入 15 亿美元相关保护。Global ETFs 策略师比利・梁指出,当前 2700 万美元的 10 年期国债看跌期权交易,更多是机构在 3.8%-4.2% 区间的对冲操作,而非趋势性看空。

数据与政策主导未来走势

3 月 6 日公布的 2 月非农数据将成为关键试金石。若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低于预期的 18 万人,可能触发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 10 年期收益率下探 4.05%。反之,若数据强劲,可能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导致债市回调。当前,日本央行持有 1.2 万亿美元美债,其在收益率突破 4.2% 时的买入行为,将成为重要的市场稳定器。而特朗普政府计划在 3 月晚些时候对华加征关税的传闻,正持续扰动全球资本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