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印度杀虫剂加征关税,告诫印度别损害中方利益
原创 · 陆一夫  |  2025年05月08日 1天之前
 
陆一夫
站内编辑

中国对从印度进口的特定杀虫剂实施关税调整措施,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官方媒体指出,这是中国对部分国家试图以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有力回应。

中国商务部于周三正式宣布,在经过严谨的调查与认定,确认印度存在向中国倾销氯氰菊酯化合物的行为,并对中国相关企业造成实质损害后,决定自当日起对印度出口的该杀虫剂征收反倾销税。

作为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传递官方观点的重要平台,“玉渊潭天” 社交媒体账号于周三发表文章,对此次关税调整进行解读。文章特别提到,此次加征关税是对印度此前举措的回应。此前,印度对部分钢铁进口产品征收 12% 的关税,而中国钢铁产品在印度市场占比较大,印度此举对中国钢铁行业产生显著影响。

文章进一步强调,中国对印度的这一报复性关税措施,不仅是针对印度当下行为的惩戒,更是向国际社会发出的明确警示。其核心目的在于告诫印度及时停止错误行径,避免在损害中国利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这一举措也给那些在国际事务中持观望态度,甚至企图效仿印度,将中国利益当作交易筹码的国家敲响了警钟。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将自身利益建立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基础之上,一旦遭遇此类情况,中国必然会采取有力的反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国对印度采取的行动具有标志性意义。在中方多次明确警告不会容忍其他国家与美国签署损害中国利益的协议之后,这是首次公开采取的实质性举措。

回溯事件背景,4 月下旬,印度释放出积极信号,称其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有望 “早日实现互利共赢”,双方正稳步推进,计划在今年秋季前敲定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而据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在贸易谈判中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其中就包括要求寻求关税减免的国家减少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中国施压,以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和利益让步。

不过,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有诸多迹象显示,中美贸易的紧张局势已出现重大转机。本周晚些时候,中美两国高层官员将在瑞士举行贸易谈判,这或许预示着双方将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推动贸易关系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