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又开始火了 中国监管释放积极信号
原创 · 敛财居士  |  2025年07月03日 8小时之前
 
敛财居士
初级编辑

稳定币再次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焦点,又迎来一波新的热度,而爆发点竟然是来自国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公开提及稳定币,释放监管层积极信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李波也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IMF正与多机构合作制定稳定币相关标准和指引,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实践。与此同时,香港市场反应热烈,国泰君安国际因获批虚拟资产交易牌照,股价单日暴涨近200%,从开盘时的1.42港元飙升至收盘时的3.70港元。  

企业层面,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618”前夕的小范围交流会上透露,京东计划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蚂蚁集团旗下蚂蚁数科已在香港成立海外总部,并完成监管沙箱测试,目前正积极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此外,Wind数据显示,6月券商发布的稳定币研报及路演超过50场,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短短一个多月,稳定币为何突然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  

稳定币的本质与监管态度或转变  
2021年9月,中国曾全面叫停境内加密货币交易,以防范金融风险。然而,2024年6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有潜力成为跨境结算的新方案,并强调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效率低、地缘政治风险高,亟需新的替代方案。这一表态标志着监管层对稳定币的态度从谨慎转向探索。  

美国《GENIUS法案》的影响 
2024年5月,美国参议院通过《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创新的法案》(简称《GENIUS法案》),要求:  
- 稳定币发行方必须100%持有美元或短期美债,并每月公开储备构成;  
- 分级监管,100亿美元以上的发行方由美联储直接监管;  
- 限制境外稳定币准入,并强制反洗钱措施。  

该法案意味着美元稳定币将获得合法身份,并可能被纳入全球支付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美元的主导地位。这一背景下,中国、欧洲等经济体开始加速探索稳定币,以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香港:全球首个稳定币监管试验区  
1.《稳定币条例》的出 
2024年5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稳定币条例》草案,并于6月6日明确该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根据条例:  
- 锚定港元价值的稳定币将被归类为“支付工具”,并受牌照管理;  
- 发行人须持有100%优质储备,确保1:1赎回机制;  
- 禁止向持有人支付利息,并严格管控反洗钱、反恐融资等风险。  
2. 香港市场的积极布局  
- 蚂蚁数科:已完成香港监管沙箱测试,正申请稳定币牌照;  
- 京东币链科技:计划2025年Q4取得香港稳定币发行牌照;  
- 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积极参与香港稳定币沙盒项目;  
- 华夏基金(香港):已与潜在发行商合作,提交现金管理方案。  

香港成为全球首个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地区,其试点经验可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路径。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1. 跨境支付重构
传统跨境支付依赖Visa、MasterCard等卡组织,手续费高达2%-3%,且结算周期长(1-3个工作日)。而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可实现点对点“秒到账”,大幅降低成本。  
2.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RWA指将实体资产(如新能源、黄金)通过区块链代币化,稳定币可作为交易媒介。例如:  
- 蚂蚁数科与朗新合作完成国内首单新能源RWA跨境融资;  
- 协鑫能科完成2亿元光伏资产RWA项目。  
3. 个人投资者的新选择**  
香港证监会已批准40家机构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稳定币或成为低波动、类现金的资产配置选项。  

未来展望:稳定币将重塑全球金融 
1. 货币格局多元化:稳定币可能削弱美元霸权,推动人民币、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  
2. 金融基础设施变革:区块链技术或替代传统银行清算体系,提升全球支付效率。  
3. 监管挑战与机遇:各国需平衡创新与风险,香港的先行经验或成全球范本。  

稳定币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更是全球货币体系变革的缩影。从监管态度转变到企业加速布局,从跨境支付优化到RWA代币化实践,这场金融革命才刚刚开始。未来,稳定币能否真正改变全球金融格局?香港的试点或将成为关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