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形式大于内容
供稿 · 币海独步者  |  2025年02月05日 2小时之前
 
币海独步者
站内编辑

周二(2月4日),中国宣布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以报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过,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在中国的“缺席”历史由来已久,所以,人们质疑这次的反垄断调查似乎政策宣示多余实质,对谷歌的影响有限。

谷歌与中国的关系自公司创立以来便充满波折。2010年,谷歌因中国严格的互联网审查政策等多重原因,决定将其搜索引擎撤出中国市场。当时,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公开表达了公司反对中国对其网络政策的立场。

自那时起,谷歌一直未能在中国提供其核心服务,如搜索引擎、YouTube 及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等,虽然公司曾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但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8年,谷歌开发了一款名为“蜻蜓”的搜索引擎,旨在符合中国的审查要求,然而该项目迅速引发了谷歌内部的员工抗议,最终谷歌宣布放弃这一项目。

而谷歌在中国的有限业务,主要集中在为中国公司提供安卓操作系统,以及为中国公司在海外投放广告等服务,这些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中国政府此次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正值中美贸易紧张之际。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以及技术限制一直是两国矛盾的焦点,而中国的这一举措似乎是对美国政策的一种报复行为。

中国的反垄断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调查谷歌是否存在违反中国反垄断法的行为,但并未提供具体细节。谷歌虽然在中国市场的核心业务几乎处于“消失状态”,但它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数字广告和搜索引擎领域。

谷歌的全球影响力,使其成为各国反垄断调查的常见对象。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韩国,谷歌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反垄断审查。然而,在中国,谷歌的业务本身早已受到限制,反垄断调查的实质性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毫无疑问,此次反垄断调查,更多的是政治与经济博弈的体现,而非真正的市场监管行动。因为至少从目前来看,谷歌并未真正依赖中国市场来推动全球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