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登联合国创新榜十强 力压德国
原创 · Vicky  |  2025年09月16日 3小时之前
 
Vicky
初级编辑

联合国发布的年度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进入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前十,排名第10位,取代德国的位置。这一里程碑式跃升标志着中国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转型,背后是政府研发(R&D)投入的持续增长和专利申请的全球霸主地位。

瑞士连续第14年位居榜首,瑞典和美国分列第二、三位。报告涵盖139个经济体、78项指标,中国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商业创新领域的进步尤为突出。尽管全球创新投资面临下滑压力,中国的强劲表现预示着未来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

GII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康奈尔大学合作编制,评估国家创新生态的全面能力。中国2024年排名第12位,今年跃升2位,超越德国(第11位),成为亚洲唯一前十国家。

WIPO总干事达罗奇·潘达罗奇(Daren Tang)表示:“中国的创新活力正重塑全球格局,其研发投入和专利输出是关键驱动。”报告强调,中国在数字创新和绿色技术领域的突破,使其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创新强国。

中国的研发投入是排名跃升的核心引擎。2024年,中国研发支出达3.3万亿元人民币(约4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GDP比重升至2.64%,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私营部门贡献率从2015年的30%升至2024年的75%,华为、阿里和腾讯等巨头投资超1000亿美元于AI和量子计算。政府“十四五”规划投资2万亿元支持基础研究,中国有望2026年成为全球最大研发支出国,超越美国的600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研发占比2.8%,但私营投资放缓;德国占比3.1%,但中小企业创新疲软。

专利申请数据进一步凸显中国优势,2024年,中国提交全球专利申请49.4万件,占总量的25%,连续5年位居第一。华为提交1.5万件,阿里和中兴紧随其后,覆盖5G、AI和新能源领域。美国、日本和德国申请量分别下降2%、1.5%和3%,德国在数字专利中落后中国20%。WIPO数据显示,中国高价值专利(PCT国际申请)增长15%,聚焦半导体和生物科技。德国联邦经济部报告,其创新生态受能源危机和劳动力短缺拖累,专利输出从2019年的6.5万件降至2024年的5.8万件。

瑞士的榜首地位得益于其高科技生态和教育体系,研发占比3.4%,专利申请率全球最高。瑞典在可持续创新领先,美国则凭借硅谷生态稳居第三。中国超越德国,标志亚洲创新重心的东移。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表示:“我们需加强数字投资,以重获竞争力。”特朗普关税言论虽未纳入报告,但GII编辑警告,其可能加剧全球创新分化。

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研发投资增长放缓至4.2%,低于疫情前6.5%,受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新兴市场如印度(排名40位)和巴西(57位)进步显著,但发达国家投资疲软。IEA数据显示,绿色创新投资仅占总研发的15%,远低于气候目标所需。中国在光伏和电动车领域的专利占全球50%,助力全球转型。

未来,中国创新将引领全球变革。GII的排名跃升不仅是数字,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