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风险加剧 中国半导体新贵新凯来推国产EDA替代方案
原创 · 陆一夫  |  2025年10月17日 1天之前
 
陆一夫
站内编辑

在中美科技对抗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新凯来,正凭借与华为的紧密关联,积极推动本土化替代方案,以应对潜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供应中断风险。

10月15日,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在深圳举办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上,正式推出两款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EDA工具。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行业目光。

据启云方高层透露,这两款软件已正式进入商用阶段,目前已有超过2万名工程师在使用。与国际领先产品相比,其性能提高了约30%,并支持多用户实时协作以及远程在线查看功能,从而将硬件开发时间压缩了大约40%。

EDA软件被誉为芯片产业的“核心引擎”,它覆盖从集成电路设计到制造和测试的全链条,将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实际可生产的芯片布局。目前,全球EDA市场主要由美国的新思科技、楷登电子以及德国的西门子掌控,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七成左右。

今年4月中美关税争端爆发后,美国商务部于次月向这些EDA巨头发出指令,禁止向中国用户供应相关设计软件。不过,随着中美在稀土出口问题上达成临时协议,这些限制在7月初被暂时取消。然而,10月9日中国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力度,美国总统特朗普随之表示将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并暗示可能针对关键软件实施新一轮出口禁令,这再度引发了对EDA供应中断的普遍担忧。

台湾科技媒体DigiTimes分析师陈泽嘉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启云方的EDA研发虽能部分缓解市场需求,但要彻底摆脱美国的“技术封锁”仍面临挑战。他强调,即便是国内EDA领军企业华大九天,与欧美主流工具相比仍有明显短板,无法完全实现自主化。

路透社援引专家分析称,美国对EDA软件的持续管制,将显著拖累中国芯片设计领域的进步,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水平仍落后于美国。

此外,新凯来另一子公司万里眼也在同日发布了自行研发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其带宽超过90GHz,将国产示波器的性能提升了500%。示波器作为最常用的测量设备,在高端市场长期被西方厂商把持,中国企业以往仅限于中低端产品供应。

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今年3月,该公司在上海半导体设备展上首次高调亮相,一口气发布了覆盖晶圆制造几乎所有环节的31款设备,引发业界震动。

去年,新凯来因与华为的密切联系而遭受美国出口限制。华为方面否认两者存在直接关联,但行业内人士透露,新凯来实际上源于华为的半导体设备分支。

湾芯展持续三天,汇聚了超过600家半导体企业。彭博社评论称,此次展会展示了本土芯片企业在响应国家号召、逐步取代美国电路和软件方面的成就,但也暴露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例如,新凯来的设备目前仅能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和泛林集团的早期型号竞争。

展会中,光刻相关技术展品极为稀少,这仍是制约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关键难题。荷兰的阿斯麦(ASML)垄断了全球最尖端光刻系统,这些设备对生产如英伟达高端AI芯片至关重要。由于出口管制,阿斯麦至今未向中国提供任何顶级机型。

新凯来尚未公开表示涉足光刻机研发,但该公司在2023年获得的一项专利显示,其技术可借助深紫外(DUV)光刻设备,实现5纳米先进芯片的部分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