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股被外资疯狂抛售,情况十分严峻。截至3月13日,外资连续13个交易日净抛售台股,累计金额达到4145.8亿新台币,折合成美元大概是119亿,创下了台湾股市外资单月抛售规模的历史最高纪录。仅3月13日当天,外资卖超236.24亿新台币,相比前一天的172.1亿,增幅高达37%,三大法人合计卖超286.62亿新台币,这让市场流动性压力倍增。
在这次抛售潮里,台积电成了重灾区。台积电在台股权重超过30%,是绝对的核心标的。在抛售期间,其股价累计下跌近10%,外资净抛售1.55亿股,市值蒸发超过9000亿新台币。
那外资为什么要疯狂抛售台股呢?主要有三重逻辑。
第一重是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加剧了市场的避险情绪。台积电在特朗普对台100%关税的压力下,宣布投资100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台积电投重资在亚利桑那州建厂,至今没有投入生产,外界质疑,台积电在美建厂严重水土不服。再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回报率不明朗。在美建厂明显是地缘政治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外界并不看好。
第二重是科技股估值泡沫破裂。一方面,像DeepSeek等公司推出了高性价比的AI模型,冲击了传统算力芯片的需求预期,台积电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订单被下调了15%。另一方面,半导体库存周期也在恶化。
第三重是地缘政治风险溢价飙升。台海局势近来愈发紧张,解放军东部战区3月初在台岛周边组织海空联合演训,这让外资对台股风险溢价的评估提升到了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美国对台政策也摇摆不定。这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两岸冲突的担忧。
这场外资抛售潮,已经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3月13日,台湾加权指数收于21961.68点,单日跌幅1.42% ,失守22000点这个重要的心理关口,和2月高点相比,回撤了18%。融资盘危机也开始显现,两市融资余额单日增加116.11亿新台币,总余额达到1.92万亿,但台股融资维持率已经跌破130%的警戒线。要是指数再跌5%,可能会触发2300亿的强制平仓。新台币汇率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外资撤离使得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单周贬值1.8%,触及31.2新台币/美元,创下2024年6月以来的新低。
至于后续,有几个关键风险点和观察点值得关注。首先是美联储的政策路径,如果3月20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并且释放出降息信号,或许能缓解资本外流的压力;否则,台股抛售潮可能会延续到第二季度。其次是3月18日台积电将公布二季度营收预测,要是它下调全年资本支出,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科技股估值修正。最后是地缘政治博弈,中美高层计划在4月会晤,要是能释放出“管控台海风险”的信号,或许能阶段性降低市场的恐慌情绪。
总的来说,2025年3月的台股抛售潮,本质上是美元霸权周期、科技产业周期、地缘政治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外资和半导体代工的弊端也彻底暴露出来。要是政策端没办法有效平衡产业升级和地缘风险,台股恐怕会从曾经的“价值洼地”,沦为无人问津的“资本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