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中美夹缝中的小国如何捍卫利益?
原创 · 陆一夫  |  2025年05月12日 11小时之前
 
陆一夫
站内编辑

本周末,美中两国高官在瑞士日内瓦展开会谈。《新苏黎世报》指出,瑞士从中斡旋,也有为自己在接下来的贸易谈判中争取利益之动机。《标准报》则将目光投向了在美中之间艰难寻找平衡的东南亚国家。

维也纳出版的奥地利《标准报》以“美中两国如何在亚洲争霸”为题,刊发由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地缘政治学者Alfred Gerstl撰写的客席评论。作者指出,东南亚处于这场地缘争霸的中心,那里的国家正在艰难地寻找平衡。

“尽管对特朗普感到失望,但是中国却依然无法赢得东南亚国家的完全支持。一方面,这是因为东南亚各国政府的外交策略,另一方面,也和中国自身的政策有关。”

“东南亚国家的战略目标是避免陷入对中国或者美国的单方面依赖,而是尽量在两者之间维持平衡。所以,东南亚国家传统上一直奉行所谓的跷跷板策略以及对冲策略:既和华盛顿合作(经济方面以及防务方面),也和北京合作(经济方面为主)。此外,东南亚国家和和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欧盟保持良好关系。”

“中国与东南亚建立真正紧密互信关系的可能性有限,北京自己也要为此承担责任。中国是东南亚最重要贸易伙伴,也是第二大投资国,仅略微落后于美国。凭借习近平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在过去十年间大幅加强,但恰恰是这一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来了批评:贷款利息偏高、大型工程品质往往不佳,还经常大量使用来自中国的劳工。而且,中国的领导还经常做出华丽的财务承诺,但最终却没能完全兑现。”

“建立紧密关系的最大障碍则是南海主权争端至今未解决,这一问题尤其体现在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的对华关系上。全球贸易量近四成都通过南中国海运输,北京还无视了2016年海牙国际仲裁庭的裁决,后者认定中国不能在南海主张历史性权利。”

作者接着指出,中国面对东南亚国家的行为堪称霸权主义:无视国际法、推行丛林法则。在这种背景下,菲律宾、越南等国逐渐向美国靠拢,寻求购买美制战斗机。

“当前,中国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都在推行霸权政策,让全球的小国面临巨大挑战。在东南亚,难以预测的特朗普也引发了巨变,不过东南亚各国政府的战略却不太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的新秩序形成阶段,对于东南亚而言,对冲平衡两个超级大国、同时与尽可能多的其他伙伴紧密合作仍然是最为理智的战略。”

瑞士《新苏黎世报》关注了在日内瓦举行的美中会谈。评论以“瑞士利用这一机遇可以用来对付特朗普”为题指出,瑞士为如此重要的谈判提供平台,也能为自身在接下来的对美贸易谈判中带来好处。

“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以来,瑞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获得美国的重视。驻华盛顿的瑞士外交官只能与美国的相对低阶官员接洽。不过,这种低迷如今告一段落。本周末,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和中国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何立峰就美中贸易争端展开会谈,从中做媒的正是瑞士。后者向两个大国提议在日内瓦组织谈判。当然,过度拔高斡旋的意义是不对的,这场谈判不太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瑞士也没有就这场美中谈判提出具体的建议。不过,能够为谈判提供场地,对于瑞士已然是一个成就:日内瓦就是本周末的国际政治舞台。”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以及贸易政策固然在很多方面与瑞士立场相矛盾。体量很小、经济实力却很强的瑞士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以及开放市场。不过,这两者并非在特朗普上任后才面临压力。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瑞士也能贯彻自身利益:特朗普想要达成协议,而瑞士正可以在美中贸易冲突中找到自己的机遇。就在美中谈判开始前一天,瑞士联邦主席、副主席与到访的美国财长、贸易代表会晤。”

“特朗普之前也宣布要对瑞士征收高额的‘对等关税’,尽管税率现在暂时调低,但是这项关税必须尽快取消。调停斡旋就像中立政策一样,不能为了调停而调停,而是要有助于贯彻瑞士的利益。只有在明智地使用调停斡旋工具时,它才能发挥真正作用。在为美中谈判提供平台这件事情上,瑞士的策略可以说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