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增长目标能否撑住?中国正与特朗普关税赛跑
供稿 · 币海独步者  |  2025年07月12日 5小时之前
 
币海独步者
站内编辑

下周二,中国将揭开今年上半年经济表现的面纱,分析师们正翘首以待,试图从中探寻是否需要进一步祭出财政刺激大招,以抵御来自华盛顿的关税风暴。

市场普遍预期,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将触及5%,与全年目标契合。但表面的乐观数据下,国内需求的疲态与就业市场的隐忧,如同暗沉的乌云,始终笼罩着经济发展的天空。

除了国内这些结构性难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激增,特别是美国贸易政策的风云突变,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促使众多经济学家呼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连平领衔的经济学家团队,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下半年…… 经济仍将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与冲击。”

他们坦言,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并非坦途,急需更有力、创新、广泛且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报告着重强调,中美贸易战给国内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同样,央行顾问黄益平上个月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小组讨论中明确表态,如果外部不确定性引发国内经济下滑,他“坚决支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他忧心忡忡地提到:“当前,我们目睹的是不确定性持续攀升。我们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现象深感忧虑。”

美国总统特朗普悍然宣布对14个国家征收高达40%的关税,而这些国家大多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尽管此前在伦敦举行的谈判取得了突破,为取消大部分双边出口管制带来曙光。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周二透露,下一轮双边会谈已定于下月初举行,届时 90 天的关税休战期将正式结束。

麦格理投资银行的胡伟俊及同事在上周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尽管关税消息不断,但 2025 年前五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贸易战 2.0 造成的损害有限。”

不过,他们也敏锐地察觉到,尽管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有望超过 5%,但由于国内需求不振,“这种增长呈现出通货紧缩、无就业增长、无利润增长的特征”。

他们进一步分析道:“若无强有力的政策刺激,经济恐难以摆脱持续的通货紧缩螺旋。然而,除非出口大幅滑坡,否则政策刺激恐难出台。因为政策制定者的目标仅是实现 5% 的增长目标,而非超额完成。”

金融数据提供商万得公司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市场预计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约为 5.17%。分析人士同时警告,北京方面需要着力解决宏观经济数据与民众实际感受之间的脱节问题。

瑞银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兼区域首席投资官胡一帆上周在香港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实际经济状况与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的确存在差距。”她举例称,虽然假期消费,如五月份劳动节假期期间看似热闹非凡,但对比疫情前水平,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实则有所下降。

面对外部重重压力,中国今年全力刺激国内消费,推出了规模高达 3000 亿元人民币(约合 418 亿美元)的中央政府以旧换新计划。但近几周,该计划已显露出后继乏力的迹象。

不过,部分经济学家对中国下半年的经济前景仍持相对乐观态度。经济学人智库高级中国经济学家许天辰表示:“总体经济势头好于多数人预期,这反映出经济自身对关税冲击的抵御能力,以及年初财政刺激措施的积极成效。”

他还指出,今年截至目前的良好增长态势,并不构成立即出台新刺激措施的充分理由。他预计近期内,中国不太可能再次遭受关税冲击。

许天辰分析称:“美国在与中国的经济博弈中,无论是关税战还是出口管制战,均未占到上风。特朗普在发动新一轮攻击前,必定会谨慎权衡。”

同时,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消费水平比主流指标显示的要强劲得多中国与发达国家实际消费量的差距比表面上要小得多。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实际消费能力——以食品、服装、电脑、家电、住房和旅游等类别的人均消费量计算——可能已经超过墨西哥,达到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的40%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