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香蕉一口税 美国人的早餐有点贵”
原创 · 流动的沙  |  2025年07月31日 23小时之前
 
流动的沙
站内编辑

还有不到一天的时间,美国将对来自80多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人们的关注焦点更多的集中在制造业和宏观经济层面。却不知道食品类商品则可能会首当其冲,成为这一轮关税政策下最先承压的领域。

与制造业原材料或消费品的关税影响不同,食品关税在供给替代上的灵活性更低,带来的价格刚性更强。

以汽水罐为例,美国的汽水制造商如果因铝关税上升导致进口铝价格增加,还可以转向国内铝材供应商,虽然成本会上升,但仍存在选择空间。然而,在食品领域,情况会更糟。

美国的香蕉主要依赖进口,2023年进口总额超过2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危地马拉和中美洲国家。由于美国本土具备香蕉种植气候条件的土地稀缺,佛罗里达和夏威夷的产量根本无法补足全国消费缺口。消费者别无选择,从8月1日开始,必须为同样的香蕉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类“无可替代性”的食品还有很多。再看咖啡,美国人钟爱的巴西咖啡将面临50%的“对等关税”,其独特的风味无法被美国本土所复制。

消费者如果无法接受口味极差,且产量极小的本土咖啡,就只能继续购买巴西咖啡。在这种情况下,关税几乎没有起到“鼓励本土替代”的作用,成本必然会转嫁给消费者。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食品进口总额约为2210亿美元,其中74%(约1630亿美元)受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目前,这些食品进口的平均关税在10%到30%之间。

而8月1日生效的关税中,部分国家的税率甚至超过了30%。美国食品进口来源前五的国家分别是墨西哥、加拿大、欧盟、巴西和中国,这五者合计占据了62%的进口总额。

虽然,由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约63%的加拿大与墨西哥农产品享有免税待遇,其中面包类、酒类、植物油、牛肉和各类蔬菜是主要的免税品类。

但对于未纳入 USMCA 的进口食品而言,加拿大与墨西哥的农产品将分别面临从25%上升至30%和50%的新关税。这将对北美内部的农业供应链造成直接冲击,尤其是墨西哥长期作为美国主要的果蔬供应国,其成本结构将迅速改变。

按照计划,欧盟的食品进口关税将从目前的10%上升至15%,欧盟食品的平均成本本就高于美洲国家,对于欧洲出口商而言是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自欧盟进口食品总额为310亿美元,为受影响最大的区域。紧随其后的是墨西哥(176亿美元)、加拿大(156亿美元)、巴西(74亿美元)和中国(67亿美元)。总计来自欧盟、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食品将承受本轮关税改革最显著的打击。

就产品结构而言,美国面临关税的前五大类食品是酒类、烘焙食品、咖啡、水产品和啤酒,这五类产品合计在2024年达到465亿美元,占食品进口总额的21%。

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餐桌上的基础品项将首当其冲,美国消费者从明天开始不得不捂紧口袋,毕竟涨价不仅波及生活品质,也会推动全社会的整体通胀。

特朗普曾多次为其关税政策辩护,认为这有助于刺激本土产业、创造就业岗位。但这种逻辑在食品领域根本站不住脚。

美国农业受土地与气候双重制约,很多农产品根本无法在本土量产,所谓“进口替代”的设想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口味与质量有显著偏好,比如对欧洲奶酪、巴西咖啡或亚洲调料的执着是美国本土产品无法替代的。因此,加征食品关税不但不会激活农业投资,相反只会让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品质直线下降。

更可怕的是,如果这一现状持续数年,将变成消费者手中账单上的“隐性税收”,让普通家庭在通胀阴影下苦不堪言。而明天,可能是一场长达数年的结构性成本上升周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