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南下 阿根廷将成拉美第二生产基地
原创 · 林天心  |  2025年08月21日 2025-08-21
 
林天心
初级编辑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近日在阿根廷司法部注册成立比亚迪阿根廷汽车有限公司(BYD Auto Argentina SAU),经营范畴不仅涵盖汽车进口与销售,更正式获得制造、维护整车及电池与零部件的资质。这一动作被业内视为比亚迪即将在南美第三大汽车市场启动本地化生产的关键信号。

尽管比亚迪尚未公开具体建厂计划,但其对阿根廷市场并不陌生。早在2017年,该公司就投资1亿美元在当地建设电动巴士工厂,这一决策源自时任总统马克里访华后推动外资引入的努力。而从区域战略来看,阿根廷已被纳入比亚迪今年初公布的拉美扩张版图,与巴西、智利和墨西哥共同组成重点市场。

若阿根廷工厂顺利落地,将成为比亚迪在拉美的第二座乘用车制造基地。其首座区域工厂布局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工业中心,原定为比亚迪海外最大生产基地,目标覆盖本地及周边市场。但因此前涉及劳工权益调查,该项目的全面投产时间已推迟至2026年底。目前该工厂以半散件组装方式维持初步运营,预计全面达产后可创造约1万个就业岗位。这一投资被当地政府视为产业振兴的关键——2021年福特关闭工厂后,该地区亟需新动能注入。

巴西市场对比亚迪而言具有双重意义:既是其海外最大销售市场,也承担着区域辐射功能。2024年,比亚迪在巴西乘用车销量达7.6万辆,同比激增328%。与此同时,该公司已成为波哥大、圣地亚哥、圣保罗等拉美主要城市的电动公交主力供应商,深度参与地区能源转型。

比亚迪也曾计划在墨西哥设厂,借助其制造业基础和毗邻美国的地理优势扩大美洲布局。但随着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该计划目前已暂停。尽管墨西哥进程受阻,中国品牌仍通过阿根廷、智利等国的免税通道持续扩大区域影响力。目前已有超过17家中国车企向阿根廷出口车辆,巴西总统卢拉也公开表示欢迎中国投资,强调其“对维护本国工业基础至关重要”。

中国车企的集体南下正在改写拉美汽车市场长期由美、欧、日品牌主导的格局。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赢得了本地消费者积极响应,但也迫使各国政府在推动交通低碳转型与保护原有就业之间寻找平衡。

就在比亚迪阿根廷公司注册完成后不久,长城汽车位于巴西伊拉谢马波利斯的新工厂正式投产,主要生产混动和电动车型。在落成仪式上,总统卢拉公开呼吁:“中国企业应把巴西作为区域枢纽——我们将向愿意前来投资的企业张开双臂、敞开心扉。”这场由中国车企主导的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南美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