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680亿美元投资印度:AI与芯片热潮下的战略联姻
原创 · Vicky  |  2025年08月25日 2025-08-25
 
Vicky
初级编辑

日本与印度的经济关系正迎来历史性一刻。首相石破茂将在8月29日的峰会上,向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宣布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未来10年,日本将向印度投资10万亿日元(约680亿美元),重点聚焦人工智能(AI)、半导体和关键矿产等领域。

这不仅是对2022年5万亿日元投资目标的翻倍升级,也是在特朗普关税压力下,日本企业寻求新市场和新机遇的战略布局。与此同时,旭化成公司计划将芯片材料产量翻倍,加入全球AI热潮。这场日印合作的深化,既是两国经济互补的写照。

这场投资热潮的背景,是全球供应链的剧烈重组。特朗普政府2025年对日本加征15%关税,重创了汽车和电子行业,迫使日本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印度以其低成本劳动力、快速增长的市场和地缘政治优势,成为日本的首选伙伴。

2024年,日本企业在印度投资近1万亿日元,涵盖汽车、电信和制药等领域,占日本对亚洲投资的20%。新计划将这一势头推向新高度,预计创造50万个就业机会,并推动印度成为全球AI和芯片制造的新枢纽。石破茂在X上表示:“印度是日本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我们的投资将为两国带来双赢。”

AI和半导体是投资的核心。印度正在通过“印度半导体使命”和生产激励计划,吸引全球芯片制造商。2025年,印度批准了4座新半导体工厂,总投资1.6万亿卢比(约220亿美元),预计年产240亿颗芯片。

日本的加入进一步点燃了这一热潮。石破茂与莫迪将推出“AI合作倡议”,支持两国初创公司在AI算法和应用开发上的协作。日本还将向印度提供下一代芯片制造技术,助力其缩小与台湾和韩国的差距。例如,旭化成计划到2027年将其半导体材料产量翻倍,目标是满足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激增的需求。这家化工巨头已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计划雇佣200名印度工程师,加速材料创新。

特朗普关税的阴影为日印合作增添了紧迫感。2025年,美国对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加征15%关税,对印度则高达50%,迫使两国企业寻找替代市场和供应链。印度对美出口额在2024年达900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占15%,如今面临关税壁垒。日本企业如丰田和索尼正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印度,以规避高关税并利用印度低至2美元/小时的劳动力成本。

石破茂的计划还包括欢迎5万名印度技术专家赴日工作,特别是在AI和芯片设计领域,以弥补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这不仅是对印度年轻工程师的机遇,也让两国人民的情感纽带更加紧密。

日印关系的这一新篇章承载着两国的雄心。从班加罗尔的芯片实验室到东京的AI初创公司,680亿美元的投资不仅是数字,更是无数工程师、工人和创业者的希望。石破茂与莫迪的握手,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全球AI和芯片行业的未来注入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