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商业 >  QE根本就是个政策错误 美联储要引鸩止渴到何时?
QE根本就是个政策错误 美联储要引鸩止渴到何时?
 陆一夫    
2022年11月24日 02:33
  收藏
   

也许伟大的量化宽松(QE)实验是一个错误,现在是各国央行承认失败的时候了,他们需要尽快将这个剔除出政策工具箱。

QE根本就是个政策错误 美联储要引鸩止渴到何时?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欧盟国家的央行一直把QE作为政策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买进长期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QE的逻辑是通过购债降低长期利率,从而提振需求、放贷和风险偏好。

QE可以说是毫无经济效益,但成本却相当不菲,现在,当各国央行打算通过加息和量化紧缩(QT)来对抗通胀时,却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被捆住,而且结束QE本身已经构成金融稳定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各国央行不顾一切想往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在政策利率为零的情况下,他们需要找到另一种宽松工具,所以购买了长期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从而扩大了资产负债表规模,这本来是一项应急措施,结果却持续很多年,第一期QE到期后紧接着推出QE2,然后又来了QE3,美联储生怕一旦停止购债,市场就会崩溃。

在第一个QE推出大约10年后,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终于开始收缩之际,新冠疫情来了,随之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QE,现在,即使通胀和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温,即使危机最要紧的关头早就已经过去,QE仍然没有退出舞台。

QE根本就是个政策错误 美联储要引鸩止渴到何时?

客观地看证据,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债券购买行为到底给经济带来了多大帮助,正如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经所言,“QE的问题是实践中有用,但理论上无用”。

在市场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央行介入并购买债券可以给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但使用QE来提振整体经济的话,无论是从降低失业率还是提高通胀率的角度,结果都令人存疑。

一项名为“QE的五十道阴影”的研究评估了许多探讨QE对经济影响的论文,最后发现所有来自央行的观点都是QE取得巨大成功,但学术界只有一半的研究提到QE对GDP或通胀有所助益。当真正要确定帮助有多大时,这些研究认为并没有像央行声称的那么好。

与此同时,QE成本也不低,首先是直接成本:QE本质上是一种杠杆押注,如果利率上升,央行账面会有损失,美联储对银行存在联储的准备金支付利息,同时借用这些准备金来购买长期债券,如今联邦基金利率为了抗击通胀而升高,相应的美联储支付给银行的准备金利息也会超过其债券投资所得,等于是在赔钱。

QE的间接成本甚至可能更大,运用QE来维持低利率其实是人为令风险评估失真,美国国债本来是零风险资产,被市场作为给资产定价和衡量风险偏好的标尺,在经济中,长期国债被认为属于系统重要性资产,如今它们的价格被人为扭曲,削弱了其定价的指导意义。

QE根本就是个政策错误 美联储要引鸩止渴到何时?

国际清算银行(BIS)发表文章称,降低长期利率会降低企业发债成本,从而支撑“僵尸公司”。在疫情期间, 美联储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的干预可能会使房地产市场价格扭曲多年。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Hanno Lustig提到了另一种担忧。

他说,如果政府举债过多,市场会发出信号,但QE的存在掩盖了这种传导机制。债券交易员的投资更多是参考央行的购债举动,而不是市场基本面情况。

QE模糊了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威胁到央行的独立性,因为美联储实质上是在将国债货币化,这也使得其很难遵守货币政策原则。

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学家之间就美联储应该如何实施货币政策存在着争议。是否应该见招拆招,根据当前政策来做出应对?还是说应该根据经济数据表现,遵照预先制定的规则来做出反应?

QE根本就是个政策错误 美联储要引鸩止渴到何时?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按规则办事”更为稳妥,因为它可以保持美联储的信誉并提高政策透明度,QE没有公式或规则:它是一个应急的工具,紧急情况下,比如发生金融危机时,QE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抓着QE不撒手会使外界认为央行打算把这种紧急行动沿用到承平时期。

退出QE绝非易事,各国央行现在资产负债表很庞大,瘦身需要数年时间。而且正如我们在英国看到的那样,当央行停止购买债券时,可能会使市场陷入混乱,既然QE已经成为常态,那么到下次经济衰退时,市场就会期待当局推出更大规模的QE,如果不这样做,债券市场可能就会有麻烦。

这就是为什么央行需要承认QE是错误的原因,在低估了通胀的严重性后,他们的信誉已经受到威胁,现在是时候仔细研究一下过去十年的货币政策,重新思考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将永远摆脱不了QE 。

编辑: 陆一夫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