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大幅调整房地产政策,成为本月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放松限购的一线城市,此举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新一轮楼市刺激政策的期待。
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市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门于8月25日联合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涵盖限购调整、住房公积金优化以及个人住房信贷等六大方面,自8月26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新规定,符合资质的本地和外地居民家庭在外环以外区域购买住房(包括新房和二手房)不再受套数限制;成年单身人士则参照居民家庭执行限购政策。此外,政策还上调了购买绿色建筑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15%,并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这是继北京8月9日取消五环外购房套数限制后,又一一线城市松绑楼市措施,也是上海今年首次优化相关政策。去年,上海已两次出手刺激市场:5月将非本地居民购房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从五年降至三年,9月进一步降至一年,并将首套房首付比例从20%下调至15%。
中国官方去年9月推出多项政策组合拳,包括取消限购限售、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和房贷首付比例,以提振购房需求。但最新数据显示,这些措施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房地产先行指标全线回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31%,创下九个月最大降幅。
中国总理李强于8月18日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通过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渠道释放改善性需求。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今年1至7月,外环以外新房成交量达1.7万余套,占全市总成交量的60%。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预计,新政实施后,外环区域成交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房地产咨询机构克而瑞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北京和上海外围项目销售压力增大,为逐步退出行政性限制措施提供了空间。与北京相比,上海的政策力度超出预期,对缓解外环外市场成交压力具有显著作用。
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已于去年9月全面取消限购,仅深圳仍维持较为严格的限购政策。严跃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和上海的购房政策已进入“历史最宽松”阶段。随着国务院会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楼市,他预计深圳及其他二线城市将陆续跟进,9月份将成为关键节点。
受官方可能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预期影响,A股和港股房地产板块8月25日集体上涨。万科A股盘中触及涨停,全天涨幅9.15%;其港股一度飙升逾16%,收盘上涨9.86%。融创中国港股盘中涨逾13%,最终收涨6.58%。
不过,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新一轮救市面临两大制约:一是现有政策已基本出尽,特别是银行净息差已达历史低点,难以进一步下调;二是当前楼市问题多源于民众对未来预期悲观、消费紧缩,已超出单纯楼市政策所能解决的范围。他判断,短期内重点将是落实既有政策,“即便出台新政,也需观察三季度数据是否延续二季度走势”。
我认为上海此次政策调整虽及时回应了市场下行压力,但其效果可能有限,因为楼市低迷根源于更深层的经济预期问题,而非单纯的限购松绑。短期内,这类措施能刺激外围区域成交并提振股市信心,但长期来看,需要结合宏观经济复苏、就业改善和收入增长,才能真正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回稳。如果后续政策仅停留在局部优化,而忽略结构性改革,边际效应将继续衰减,最终可能加剧市场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