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上市首日暴涨250% 点燃科技IPO热潮
原创 · Vicky  |  2025年08月01日 20小时之前
 
Vicky
初级编辑

2025年7月31日晚,设计软件公司Figma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股价从33美元开盘直接飙升至115.50美元,涨幅高达250%,市值一度冲破450亿美元。

这场狂欢让33岁的CEO戴伦·菲尔德一夜身家超60亿美元,也让市场沸腾,标志着科技IPO市场从2022年以来的低谷中反弹。Figma原本计划以25-28美元发行,后来调高到30-32美元,最终定在33美元,超预期需求让首日交易火爆到暂停好几次。

这场暴涨不是偶然。Figma靠云端设计工具吸引了1300万月活用户,95%的财富500强企业都在用,包括谷歌和网飞,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2.28亿美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4490万美元,扭转了前两年的亏损。

2022年Adobe曾开价200亿美元想收购,但2023年因欧盟和英国反垄断调查流产,这次IPO估值轻松超过Adobe报价,市场显然对Figma独立发展信心满满。

尤其是AI热潮,Figma正推AI工具像Figma Make,能几分钟生成原型,迎合了企业对智能设计的需求,投资者嗅到了商机。

但这热潮背后有冷思考。Figma首日市值450亿美元,远超IPO时的193亿美元估值,相当于股价被30多倍超配,订单量接近40倍,半数散户甚至没抢到股。有人说这反映了科技股的疯狂需求,2025年IPO市场已发123只股票,融资金额197亿美元,增长48%,像Circle和CoreWeave的成功让Figma成了风口。但4月关税不确定性曾冻结市场,这次反弹靠的是特朗普政策松动和投资者对AI的狂热追捧,风险不小。Figma75%收入来自海外,若贸易战升级,关税成本可能涨15%,国际客户缩减开支,利润压力会大。

就业和经济层面,Figma上市可能带动科技行业就业,2025年美国科技岗位已增5%,IPO热潮或再推10%。旧金山总部可能扩招,供应链相关企业也会有订单,但高估值让部分分析师皱眉,Trivariate Research警告IPO首年回报通常疲软,Figma短期内可能回调。

企业层面,Figma靠Sequoia和Kleiner Perkins等风投支持,IPO筹资12亿美元,大头给了老股东,菲尔德仍握74.1%投票权,控制力强。竞争对手如Lovable和Bolt靠AI抢市场,Figma得加速迭代,否则可能掉队。

市场反应两极,7月31日纳斯达克涨1.2%,科技股普涨,但有人质疑450亿美元估值是否合理,Adobe200亿美元报价已被甩远,市盈率可能超50倍,远高于行业均值20-25倍。投资者盯着FIG股票,兰特波动或影响供应链,美元兑兰特可能冲18.5。短期看,Figma股价或再探130美元,但若贸易战恶化或AI热度退潮,可能回调10%-15%。

长远看,Figma若稳住AI创新,2026年收入或冲10亿美元,市值有望破500亿。但若竞争加剧或政策卡脖子,增长可能放缓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