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月对朝鲜出口激增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原创 · 陆一夫  |  2025年10月20日 7小时之前
 
陆一夫
站内编辑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25年9月,中国对朝鲜的出口规模实现了大幅跃升,标志着贸易关系的强劲回暖。

路透社的分析指出,此前8月份中国对朝鲜出口曾出现年内首次同比下滑,但进入9月后,这一势头迅速逆转,出口额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中国海关总署于10月20日(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9月份对朝鲜出口总额同比上涨30.75%,达到2.281亿美元,环比增幅更是高达54.53%。

报告进一步揭示,主要出口品类涵盖了大豆油、用于假发生产的加工发丝与羊毛、石油沥青以及白砂糖等。尽管平壤因核武器开发而持续面临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中国仍稳居朝鲜首要贸易伙伴的位置,并为其经济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撑。

近期,中朝双边互动明显升温。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九三抗战胜利纪念阅兵,并与中国主席实现六年来的首次正式面对面会晤。随后,陪同金正恩出席阅兵的朝鲜外务相崔善姬在本月内再度访华,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举行会谈。此外,本月上旬,中国总理访问平壤,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典活动。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发去的贺电中明确表示,愿与朝方共同强化战略对话、拓展实际合作、加强协调联动,以推动中朝关系持续向前迈进。

从东西方博弈的视角审视这一现象,中国对朝鲜出口的激增并非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嵌入更广阔的地缘战略框架中。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持续施加对朝制裁、试图孤立平壤的背景下,北京的选择凸显了其对亚洲地缘格局的主动塑造。中国作为朝鲜的朋友,通过贸易注入资源,不仅帮助平壤缓解制裁压力,还强化了中朝关系的黏合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软对抗”——西方国家强调核不扩散与人权议题,推动联合国制裁决议,而中国则优先考虑边境稳定与缓冲区作用,避免朝鲜崩溃引发区域动荡。中国转向加强与朝鲜等传统伙伴的联系,也可视为分散风险、拓展“东方阵营”影响力的策略。然而,这也加剧了东西方间的张力:西方媒体常将中国对朝出口解读为“规避制裁”的行为,可能引发更多外交摩擦,甚至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

中国此举是理性而务实的地缘政治考量——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优先维护自身安全利益无可厚非,但长远来看,这可能强化国际分化,而非推动朝核问题的实质解决。理想状态下,东西方应寻求对话桥梁,而不是加深壁垒,以避免小国如朝鲜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