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5年经济展望:多家机构上调增长预期
供稿 · 币海独步者  |  2025年10月22日 10小时之前
 
币海独步者
站内编辑

尽管面临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第三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扩张略好于预期,多家主要银行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测进行了上调。

投资银行高盛将202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从4.8%调整至4.9%,并指出政府设定的“5%左右”的目标基本符合预期。该行还小幅上调了2026年的预测值,从4.2%升至4.3%。

周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达到4.8%,这一数字不仅略高于市场预期,也使得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2%。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周二发表的文章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强调了国家五年规划制度的优势,即通过统一规划和执行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创造了快速增长与长期稳定的奇迹。

在这一背景下,渣打银行与高盛一同将2025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8%上调至4.9%。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指出,虽然第三季度 GDP 增长好于预期,但考虑到去年第四季度基数较高,预计下一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将继续放缓。

与此同时,英国跨国银行巴克莱银行也将其对中国2025年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4.5%上调至4.8%。其在报告中解释道,中国 GDP 增长以生产端为重要支撑,而工业产出的增长放缓幅度 “并不像需求指标那么明显”,这种结构差异让 GDP 增长预测存在上行风险。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远超市场预期的5.23%。这表明,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中国的工业生产仍然保持强劲态势。

然而,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需警惕。国内需求疲软的问题持续凸显,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回升的关键短板。从数据来看,9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呈现低迷态势,内外需求差距进一步扩大。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分析师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从 9 月份的数据观察,“国内外需求差距进一步扩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有所放缓”,这种需求端的乏力与生产端的强劲形成鲜明对比,也让经济增长的平衡性面临考验。

在此背景下,“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以稳定增长” 成为分析师群体的共识。中金分析师强调,考虑到去年第四季度基数明显较高,要实现全年 5% 左右的 GDP 增长目标,“今年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来稳定增长”。

尽管当前外资行上调预测反映出对经济基本面的认可,但需求端的修复仍需政策精准发力——无论是针对性刺激消费的举措,还是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措施,都可能成为后续政策的重点方向,以弥合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全面、更可持续的支撑。

总体来看,三季度 GDP 略超预期与外资行集体上调预测,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宝贵信心,工业端的韧性构成了增长的重要基石。但国内需求疲软的现实提醒,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政策层面的进一步发力或许是实现全年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