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联储考虑是否加息,而中国央行却在犹豫是否继续降息呢?
原创 · 鲁克  |  2023年06月14日 2023-06-14
 
鲁克
站内编辑

周二,美国劳工部公布5月份的CPI4%,为两年最低水平,但是核心通胀率仍然上升了0.4%。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称,5月通胀仍远高于美联储官员,希望看到的水平。对于这次货币政策会议的利率政策决定,市场普遍的猜测,可能是”跳过“和”暂停加息“。但是因为Nick Timiraos的警告,却不再那么笃定。

美联储主席及官员多数强调,在2022年,不会降息,不会放弃紧缩的货币政策。相应的,欧央行,英国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等国家也随着美联储也多次加息,只有亚洲的中国,却一直在执行相反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中国存款利率经过三波调降,而且降息的间隔越来也短,参与的银行范围越来越大,降息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明显的趋势。

降息,开始是从地方小银行,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的调降,现在发展到国家大行的存款利率调降。而且,不仅是存款利率调降,中长期的房地产贷款利率也在下调,还有中小企业的经营贷,以及消费贷也在不同程度地下调。

有人要问了,为何美国那边在不停地加息,而中国却一直在降息呢?

这是两国不同的货币政策,有着不同深层原因。

首先,美国在2020年疫情期间因为封城,美联储为了让大家有钱消费,增发了大量的货币,美联储负债表激增,随着疫情结束,大量的货币在2022年经济重开的时候,推高了美国的CPI,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一度超过9%。美联储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控制通货膨胀,而CPI爆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为担心的,他定下目标通胀率为2%,在实现目标2%的通胀目标之前,他扬言不会放松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的挑战不同于美国,首先中国没有通胀问题要解决,最新公布的5月份的CPI,只有0.2%。一般CPI高于2%才是通胀。0.2%的物价指数,只能说,一些物价可能都是在下降的趋势。中美脱钩,中国对美国出口大幅下降,美国的订单大量减少,生产过剩的东西销售不出去,国内有没有足够的需求,表现为供大于需,物价整体是可能下降的

支撑中国经济的三个支柱,外贸,投资(房地产),内需消费。近年来,由于美国的去全球化,重构供应链,把他们很多供应从中国转到中南美洲如墨西哥,以及东南亚,在半导体行业对中国进行围堵,因此,中国外贸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房地产,因为过去几十年高杠杆的过渡发展,房企负债率较高,除一线城市外,二三四线城市对房子的需求不高,而供应过剩,销售不景气,尤其是民营房企被债务拖累,积重难返。第三,疫情三年,中小企业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外资企业从中国撤走,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失业率攀升,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民间消费很难起来。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投资来带动经济,对国有企业给了大量贷款,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老百姓贷款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贷款总量(如房贷)都比较低,对银行来说,房贷这部分是优质贷款,却没有得到发展,相反面临老百姓因为抵押贷款的利差,而开始提前还贷,造成银行的收益大大减少,而降低存款利率实际上也是为了减少银行的损失。

降低存款利率,政府也是希望促进消费,但是,从目前来看,消费还停留在初级,民众大量购房和购车,消费升级的现象没有发生。

疫情后的重开,中国经济复苏没有预料那么强劲。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增加,降息和降准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总之,中国的降息降存款准备金率等等,其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提振消费,以及减少银行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