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下一步想通过金融科技实现数据业务化,在国内可行性有多大?
数字化道路上,学习阿里巴巴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也是很多企业搭建事业合伙人平台时参考的内容之一。
据了解,绿地金融此次引战和后续的IPO,除了此前的部分跟投之外,合伙人机制与外部投资人将会同步进行。绿地金融会有一个员工持股计划,部分直接投资,部分间接投资。
其中直接投资(员工持股计划)是小头,占30%,这是为了保持稳定性;合伙人股权比例占到70%。相比绿地集团顶层架构,显然经过7年之后,绿地金融的员工持股计划更合理了。
“发展金融科技业务需要持续性的投入,这对于万亿级企业来说其实不是问题。”
绿地集团执行总裁、绿地金融董事长耿靖说,搭平台是以引进合伙团队为目的,花钱并非目的,关键是靠人才团队培育产业生态和业务重构。
金融公司的特征就是可以募资,不完全是靠绿地金融的自有资本,是通过基金化、社会化募资。绿地金融从2014年走到今天,管理能力、投资能力、募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IPO完成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募资。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属性,市场对于绿地有一个看法就是“没有钱”。绿地方面认为这是偏见。绿地集团每年经营性现金流入超过6000亿。业内人士曾指出,这与行业特征有关,基于高杠杆的商业模式为基础。按照绿地内部人士的说法,绿地1.3万亿总资产,对应有息负债超过3000亿。
与淘宝相比,绿地认为自己拥有中产阶层消费场景。除了百万级房产之外,绿地其他产业布局都是平台化运作。在“十万级的车、万元级的文化教育健康医疗、千元级的旅游休闲、百元级全球进口食品直采”的布局上做消费平台。
实际上,大概五六年前,绿地在汽车领域有并购以色列观致汽车的机会,但主动放弃了。当时绿地考虑自身优势不在整车制造业,要做平台。目前绿地在全国有60多家汽车4S店。
绿地如何利用其房地产布局打通其他消费场景?
以汽车消费为例,未来新能源汽车销售端这块,绿地更有优势。新能源汽车要申请国家补贴,包括上牌、安装充电桩等,都要与物业协调,才能申请国家补贴。
耿靖看来,公司多年来构建的消费场景,如果不去整合利用,就创造不出新的价值。由此,绿地金融的模式更接近蚂蚁,但优势不仅仅是C端,还有B端和A(assets,资产)端。
就像阿里集团整体上市,还分拆蚂蚁科技,是为了让这个板块通过市场开放平台得到更多资源,进一步促进生态完善与升级,绿地金融上市不仅仅是金融概念。
耿靖认为,对比美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历史,与国内的区别在于,规范管理是对的,但不能一刀切。把金控做成以股权为纽带的投资平台,这是金控1.0版本;金控2.0版本基本上是现在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大的金融集团的通行模式,以中国平安为例,平安是2.0版本的金融集团;绿地金融打造的是3.0版本。
那么,金控集团3.0版本是什么?
耿靖指出,这是一个架构模式所导致的结果。通过牌照、投资、托管等业务的打通,金控集团把保险公司、证券等业务联通,实现跨界,从而促进数据业务化的进程。
换言之,如果绿地金控上市之后,能实现耿靖金控3.0版本的构想,那么绿地距离阿里巴巴还有多远?恐怕唯一的区别就是负债与实业资产了。绿地超高的负债水平,如果能借助更换赛道做大资产盘实现大幅下降,或许对于其他走在数字化转型路上的非互联网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借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