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4.2%,比4月份的预期低0.7个百分点,也远低于2021年该地区6.5%的增速。
IMF还把该地区2023年的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至4.6%。
此次下调预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乌冲突、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全球利率上升等冲击所造成的持续溢出效应。
7月28日,亚太部主任Krishna Srinivasan在博客中表示:
“我们在4月预测中强调的风险正在实现——包括与美联储加息相关的金融环境收紧,以及俄乌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这反过来又加剧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Srinivasan还写道:
“日本和韩国两个经济体与全球供应链和中国紧密融合,也将看到增长放缓,因为外部需求减弱和供应链中断。”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和供应链破裂,预计还将推迟经济复苏并加剧亚洲疫情的伤害,虽然经济增长在放缓,但亚洲的通胀压力却在上升,这是受到战争和相关制裁导致食品和燃料成本飙升的推动。
不过,IMF注意到,随着疫情限制逐渐放松,该地区经济活动出现了一些反弹迹象。他说:
“制造业的韧性和旅游业的反弹正在支持马来西亚、泰国和太平洋岛国逐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