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外贸火爆 对美国出口同比大增50%
编译 · 股海柠檬精  |  2025年07月04日 13小时之前
 
股海柠檬精
初级编辑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整体出口同比增长6%,而义乌却实现了高达24%的同比增长,显著跑赢全国水平。这显示出义乌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关税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依然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和竞争力。

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约50%,可见即便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下,美国市场依然对义乌的商品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

义乌为什么这么能出口?

瑞银报告里分析了几个关键原因。第一是产品结构优势。义乌出口的主力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超40%,这类产品海外替代难度大,因为人工成本高。即便东南亚、印度是中国的潜在竞争对手,但他们的产品合格率、规模化供货能力仍落后。

第二是规模经济和供应链粘性。义乌市场有210多万种商品,被称为“世界超市”。很多商家在义乌周边就有工厂,供货反应快,定制能力强,客户黏性很高。

第三,品类繁多,全球买手爱来。前五个月里,有超过25万人次外国商人来义乌采购,同比增长近19%,说明全球对义乌小商品的需求没有降温。

出口结构

从义乌主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模式的出口来看,占总出口约80%,前五大品类是杂项制品(20%)、纺织品(19%)、有色金属及制品(13%)、机械、电气设备(13%)、塑料及制品(12%)。

在“杂项制品”里,热销的具体单品包括玩具、保温杯、塑料制品、圣诞用品、装饰灯、椅子、气球等,都是典型的全球日常消费品。

主要出口市场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义乌出口的前五大目的国分别是,美国(19%)、伊拉克(5%)、墨西哥(4%)、智利(3%)、沙特(3%)。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占比大幅提升,从前一年的13%拉高到19%。

瑞银分析认为,义乌的出口增长势头有望在20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大约20%左右,远超其对全国出口增速-6%的基线预期。主要原因是全球对义乌品类的刚性需求大,价格敏感度高。生产端转移难度大,供应链替代不现实。义乌商贸市场和本地生产的整合效率领先。“世界超市”平台效应持续吸引全球中小买家。

报告中特别提到,上市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CCC)”未来盈利增长可观,预计2025-27年每股盈利年复合增长率约30%。

这里补充一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又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2年5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瑞银指出,支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快速增长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租金收入稳健增长,义乌市场选摊费用和租金都在稳步上升。

二是进口贸易和服务业务是新增长点。义乌除了非常强的出口业务,义乌出口增长速度是全国均值的2倍以上,它也在为海外品牌进入中国提供的平台服务。帮助外国品牌在中国落地、开店、分销的业务,相当于义乌不仅做出口批发,也做进口分销和服务,成为一个“双向平台”。这是未来的新增长引擎之一。

三是高端市场6期项目,未来两年预计要招租16万平米的面积、选摊费(选位费、摊位拍卖价)预期会继续提高。二级租金甚至是一级租金的10倍,有助提升盈利质量。

注意,一级租金是义乌官方租给商户的租金,二级租金是商户转租给别人的次级租金。二级租金可能是一级租金的10倍,显示市场非常活跃、摊位价值高、转租差价大。这种租金结构能带来高毛利,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