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访英期间,一场由美国科技巨头主导的资本盛宴拉开帷幕。
微软、英伟达、谷歌、OpenAI和Salesforce等企业集体宣布,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计划,将英国定位为欧洲乃至全球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的核心枢纽。这一“押宝”行动,不仅源于英国政府的数字战略吸引,还反映出科技巨头在全球AI竞赛中寻求本土化布局的紧迫性。
微软的300亿美元投资计划领衔这一浪潮。公司总裁布拉德·史密斯表示,到2028年,微软将投入155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资本扩张,151亿美元用于伦敦AI实验室、游戏及其他业务。这一承诺基于2023年32亿美元的英国数据中心投资,旨在构建“规模最大的超级计算机”,配备超过2.3万个先进GPU。微软与本土云计算公司Nscale合作,将显著提升Azure云平台的算力,支持AI模型训练和企业应用。
史密斯曾批评英国监管环境,但此次投资表明,英国政府在数据隐私和AI伦理上的调整已赢得信任。这一布局不仅为微软云计算业务注入增长动力,还预计创造数千就业岗位,推动英国GDP增长0.5%。
英伟达的150亿美元投资紧随其后。公司宣布与合作伙伴部署12万个Blackwell GPU芯片,这是其在欧洲史上最大规模芯片投资。英伟达CEO詹森·黄表示,此举将助力英国AI生态,覆盖医疗、金融和制造业应用。Blackwell系列GPU以其高能效和AI优化闻名,预计将为英国初创企业提供算力支持,推动本土AI创新。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承诺68亿美元,用于伦敦附近新建数据中心,强化Google Cloud在欧洲的竞争力。OpenAI的“Stargate UK”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部署3.1万个GPU,与微软合作紧密,预计2026年上线,支持GPT系列模型的本土训练。
Salesforce的60亿美元投资聚焦企业级AI软件,优化CRM系统。
这一集体投资浪潮的背景是英国的“AI国家战略”。2025年3月,首相基尔·斯塔默宣布100亿英镑AI超级计算计划,吸引全球资本。英国脱欧后,成为欧洲“数字孤岛”的优势显现:避开欧盟统一监管,数据主权更灵活。商务大臣乔纳森·雷诺兹表示:“这些投资将英国从AI追赶者变为领导者。”
相比欧盟的AI法案,2025年生效,要求数据本地化,英国政策更亲商,吸引科技巨头“落地生根”。
到2028年,英国AI基础设施将媲美硅谷,创造5万岗位,贡献GDP 2%。在全球AI浪潮中,美国巨头押宝英国,不仅是资本流动,更是数字主权的博弈。英国这张牌,或将成为欧洲科技复兴的关键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