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廉价货币时代!全球货币紧缩周期远未结束
编译 · 陆一夫  |  2023年01月15日 2023-01-15
 
陆一夫
站内编辑

几十年来,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低廉的能源和运输成本以及普遍和平的地缘政治都在帮助加速供应链的全球化,并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即使当这些支柱因素变得不稳定时,至少还有廉价资金在场来维持繁荣。然而当严重的通胀来临,全球央行不约而同地飞速转向紧缩政策。因此2023年一个紧迫的问题是,借贷成本的上升,将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消费者支出和政府预算。

再见廉价货币时代!全球货币紧缩周期远未结束

各央行正一心专注地将全球经济推向危险的衰退边缘。它们对40年来最严重通胀的到来后知后觉,遏制通胀的行动又十分迟缓;如今美联储及全球其他央行毫不掩饰它们赢取这场与飞涨物价之战的决心,甚至不惜放任经济增长减慢、陷入萎缩。

2022年已有大约90家央行上调了利率,其中有半数央行单次加息幅度达到了至少75个基点。不少央行还加息不止一次,按照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首席经济学家伊桑·哈里斯(Ethan Harris)的说法,各央行在“比赛看谁能加得更快。”

结果造成了15年来最大范围的货币政策紧缩,彻底告别了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廉价货币时代,而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之前曾认为资金成本的低廉将会成为新常态。据摩根大通预测,本季度各大央行的加息幅度将会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而且还不会止步于此。

再见廉价货币时代!全球货币紧缩周期远未结束

决策者们在踩下刹车的同时,在公开言论中也开始语显悲观,他们承认为遏制通胀而加息的幅度越大,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威胁也就越大。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rome Powell)在9月21日宣布利率决定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必须超越通胀。我希望能以一种不会造成痛苦的方式做这件事。但没有。”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伊莎贝尔·施纳贝尔(Isabel Schnabel)谈到了“牺牲率”,即控制通胀所需的工业产值损失。英国央行甚至预测英国经济将在2022年年底前陷入衰退,而且衰退有可能将一直延续到2024年。

货币政策这剂药会造成伤害,这一点几乎毫无疑问。问题在于伤害会有多大?贝莱德分析师们认为,若将通胀率降回至美联储2%的目标之内,则意味着经济会陷入深度衰退,将有300多万人失业。回到欧洲央行的目标利率内甚至需要更严重的经济萎缩。进一步增强不确定性的是加息滞后对经济的影响,此外还有当今通货膨胀的构成,如今通胀中大部分因素来自能源和其他供应短缺,这些都在央行控制能力范围之外。

投资者难逃后果。9月13日,美国高于预期的8月份通胀数字令股市出现两年多来的最大跌幅,原因是市场预计美联储将收紧政策。身家亿万的对冲基金经理雷·达里奥(Ray Dalio)预计,随着利率持续上升,股市跌幅将超过20%。

央行决策者们宁愿维持经济缓慢前行。为确保这一点,他们可能会在某刻调整其激进的政策。但眼下他们最关注的是避免重蹈上世纪70年代错误的覆辙;当年,央行面对经济的放缓,在尚未先控制住通胀的情况下,就过早放松了信贷。

彭博经济部首席美国经济学家Anna Wong预计,美联储最终将不得不将基准利率升至5%—进一步的紧缩政策可能会让美国350万人失业,令失业率升至5%以上,给本已备受打击的市场造成更多重击。美联储官员们自己预测,短期利率到2023年年底前会升至4.5%左右,失业率将攀升至4.4%。

另一个促使央行官员行动的可能性是,尽管之后俄乌冲突让形势发展雪上加霜,但央行官员们还是因误判了疫情时代的价格压力而已经饱受批评。美银9月对基金经理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基金经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再见廉价货币时代!全球货币紧缩周期远未结束

货币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往往会滞后。政策首先会削弱金融市场,之后会影响经济,最后才是通货膨胀。因此,重复大幅加息就变得十分危险。“冷却通胀需要时间,”美银的哈里斯表示。“如果你开始谈论只将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主要指标,那么你在收手(紧缩周期)方面会行动过晚。”哈里斯预计,随着这个冬季能源成本的飙升对经济造成伤害,英国和欧元区会在第四季度陷入衰退,而美国的衰退会出现在2023年。

直到最近,收紧政策对央行而言似乎还是不二之选。通胀极高,就业市场强劲,且利率处于极低水平。但随着高利率开始冲击本已因迟迟不去的疫情和俄乌冲突备受打击的经济,政策的权衡考虑开始变得愈发艰难。包括美国在内,许多经济体的借贷成本正从刺激性因素变为限制性因素。美元升值给负债累累的新兴市场造成伤害。随着物价飙升而经济面临衰退威胁,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大幅减少增加了欧洲陷入滞胀的风险。

决策者们的确还在说,他们希望在不会彻底破坏经济的情况下让通胀减速,并且能够最终结束紧缩周期—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洛丽塔·梅斯特(Loretta Mester)9月在MNI的一次网播中说:“在某一时间点,你的确需要考虑中间立场。但这不是眼下该考虑的事情。应该在未来纳入考虑范围。”

这种一门心思关注恢复物价稳定的做法,增加了美联储和其他央行行动过火的几率。达特茅斯学院教授、曾任英国央行官员的戴维·布兰奇弗劳尔(David Blanchflower)批评美国央行官员存在“群体思维”,指责他们正在通过抗击本已在消退的通胀,给日渐疲软的美国经济造成重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菲尔德(Maurice Obstfeld)认为,全球各央行都在朝同一个方向挺进,这更加剧了风险。“他们可能会相互强化彼此的政策影响,”奥布斯特菲尔德如此说道。奥布斯特菲尔德认为,各央行还造成了本币竞争性升值的实际效果,这一过程将通胀输出到其他国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平均增幅是3.4%。而今随着货币紧缩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之后雪上加霜,奥布斯特菲尔德预计经济增长可能会减慢至“1%左右”。换个说法,按照美联储前理事凯文·沃什(KevinWarsh)的话来说:“我们具备全球衰退的所有条件。”

总之,我们要对廉价货币时代说再见了。2022年已有大约90家央行上调了利率,大有比拼加息速度的意味,但15年来最大范围的紧缩政策可能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