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链遭特朗普关税威胁,苹果市值一夜蒸发3000亿美元
编译 · 股海柠檬精  |  2025年04月04日 20小时之前
 
股海柠檬精
初级编辑

曾经被视为苹果避风港的全球多元化供应链,如今正成为其股价下跌的导火索。

在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苹果股价周四重挫9%,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一夜蒸发超过3000亿美元。这一暴跌的导火索,是一纸意料之外的关税清单——不仅涵盖中国,还把苹果近年来大力布局的印度、越南、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地全数纳入征税范围,关税税率从24%到46%不等,中国更是直升至54%。

这意味着苹果多年来的全球化供应链战略,几乎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意义。

早在第一轮特朗普执政期间,苹果加快了全球产能多元化:iPhone转往印度组装、AirPods转战越南、Mac台式机在马来西亚拼装。

但新一轮对等关税来势凶猛,亚洲多国制造强国未能幸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oodring直言:

“苹果现在几乎无处可逃。”

苹果曾设想以分散供应链来对冲贸易风险,而今这些“备胎”同时遭遇关税打击,反而暴露了其依然高度依赖亚洲制造的现实。

关税若全面实施,将显著抬升苹果产品的入美成本。据Woodring估算,为弥补这部分额外税负,苹果可能不得不在美国市场上调价格,涨幅在17%至18%之间,相当于一部iPhone价格上涨约150美元。

这一潜在调价引发市场担忧:高价是否会压缩苹果在全球最重要消费市场之一的需求?还是苹果会选择自吞苦果,削减利润、保住销量?

目前苹果并未就加税一事发表官方回应,也未表明是否计划涨价。不过苹果在1月的财报电话会上曾表示:

“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形势,没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

特朗普在宣布新关税时特别点名苹果,称他们得把工厂建在美国,暗示希望通过关税倒逼苹果把制造带回本土。

但现实是,苹果一直对美国制造保持克制态度。虽然曾在得州生产少量Mac Pro高端台式机,但绝大多数最终组装依然留在海外。

分析师普遍认为,将产线搬回美国不仅代价高昂,还将引发严重中断。Wedbush分析师Dan Ives直言:

“即便只转移10%的供应链,也至少需要3年时间和300亿美元成本。”

苹果在去年11月的财报中坦承,其几乎所有制造都集中在中国、印度、越南、韩国、日本。而这五个地区,如今全被特朗普新关税波及。

在新关税正式宣布前,部分分析师仍预期苹果能通过多地分布的生产网络来规避大部分加税影响。但当全球供应链全面遭殃,这一希望已然破灭。

CFRA分析师Angelo Zino警告:

“毫无疑问,如果这些关税实施,将对苹果基本面造成负面影响,利润率和每股收益预期都将下调。”

接下来,苹果能否说服美国政府给予关税豁免、是否会选择调价、又或者加速某些产品本地化,成为市场关注的关键。

在这一轮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博弈中,苹果不再只是科技巨头那么简单——它正站在美中博弈、产业链重构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