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进入白宫,就挥出了关税和财政紧缩这两张重磅牌。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最低关税,对一些特定国家更高达25%,对中国新征104%(54%+50%),再加上马斯克领衔的“DOGE”计划,誓言削减2万亿美元政府开支——这些政策甫一落地,美股便应声暴跌,标普500指数在2025年4月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4.8%,资金逃向债券避险。这一切看似混乱,但背后或许藏着特朗普的深思熟虑:他可能在故意制造一场技术性衰退,用“休克疗法”挤掉美股泡沫,重塑美国经济格局。
美股泡沫为何如此顽强?
过去几年,美联储加息、缩表,高利率本该刺破资产泡沫,可美股却在拜登任内屡创新高,纳斯达克从2009年的1265点飙至2025年的19700点,涨幅超14倍,比特币甚至突破10万美元。这背后的流动性从何而来?一是外部输入,日本超低利率催生的日元套利交易和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美元(2024年中国贸易总额达6.2万亿美元,远超美国),部分未回流央行,而是流入了美股等美元资产;二是拜登政府的财政狂欢,1.9万亿美元“拯救计划”、2.3万亿美元“就业计划”,2024财年联邦支出高达6.75万亿美元,社保和医疗保险独占35%。这些资金推高了流动性,抵消了美联储的紧缩努力,让泡沫越吹越大。
特朗普为何要挤泡沫?
特朗普的逻辑简单粗暴:泡沫不挤,美国经济难脱虚胖。他将关税比作“手术”,声称要治愈经济“病人”。加税压进口、削支出减需求,短期内可能引发通缩甚至衰退,但这正是他想要的。衰退一来,市场利率下滑,资金涌向10年期美债避险,美联储将被迫降息——这不仅能让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助制造业回流,还能缓解36万亿美元国债的利息压力。若维持4.5%利率,2026年利息支出将达1.2万亿,降息可省下4000亿,为特朗普政府腾出财力,避免替拜登的债务买单。
更深一层,特朗普在下一盘大棋。挤完泡沫,美国资产价格更具吸引力,国际资本回流将推高美元汇率,巩固其全球货币霸权。关税还能逼迫贸易伙伴妥协——看看墨西哥已在关税和边境管理问题上低头(正在加紧和特朗普政府协商)——增强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
豪赌的风险与代价
这是一场豪赌,成败未定。关税若引发全球报复,贸易总额可能暴跌50%,通胀而非通缩或卷土重来;马斯克的2万亿削减目标过于激进,最乐观估计也仅能砍掉7240亿,财政紧缩可能虎头蛇尾;更糟的是,若衰退失控,从技术性滑向系统性崩溃,特朗普的“手术”恐成“失血过多”。但若成功,他将兑现振兴制造业、夯实美元的承诺,美国经济或迎来新起点。
特朗普的“衰退牌”不是盲目冲动,而是对美股泡沫和债务泥潭的精准狙击。2025年4月的市场动荡只是开局,成败取决于全球博弈与政策落地。无论结果如何,这场豪赌都将深刻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