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晤
当地时间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双边会谈。特朗普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美俄乌将举行三边会谈。特朗普表示,将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合作,并将在安全领域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帮助。在停火问题上,特朗普表示“喜欢停火的概念”,因为可以立即减少伤亡,但强调应以更广泛的和平协议为目标,避免单纯停火带来战略风险。
美联储公布7月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显示,上月末的最近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上,联储决策者对通胀、就业、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均未有一致看法,主流观点是,相比就业,通胀的风险更让人担心。7月会上,几乎全体决策者支持暂不降息,只有两人反对。对通胀和就业的风险以及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联储官员均存在分歧。多人认为,关税的影响需要一些时间才会全面显现。
鲍威尔放鸽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发表重磅讲话,认为当前的形势意味着,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这种风险平衡的转变可能意味着需要降息。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删除寻求一段时间内达到平均2%的通胀目标。“新美联储通讯社”:鲍威尔强调就业担忧,为最快9月降息铺路;他首次暗示,对关税将相对短暂影响价格的基准假设更有信心。
美国8月制造业 PMI 意外创三年多新高
标普全球8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更强劲需求推动,美国制造业 PMI 以三年多以来最快的速度扩张,制造业的回升也推动包含服务业的综合 PMI 在8月升至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加剧了持续的通胀压力。美国8月 Markit 制造业 PMI 初值53.3,为202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美国8月 Markit 服务业 PMI 初值55.4,创2个月新低。
英国7月 CPI 同比攀升至18个月高点
英国7月通胀率升至18个月新高,服务业通胀也高于央行预测,数据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央行近期降息的预期。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7月 CPI 同比上涨3.8%,高于6月的3.6%,为2024年1月以来最快增速。航空票价、酒店和汽车燃料价格上涨是推动通胀加速的主要因素。自英国央行8月7日决定将利率下调至4%后,市场对未来降息步伐的预期已明显降温。
日本7月出口创四年来最大降幅
日本7月份出口同比下降 2.6%,为 2021 年 2 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原因是其对两大市场——美国和中国的出货量下降。这一降幅高于路透社调查预测的2.1%的萎缩幅度,而6月份的降幅为0.5%。其进口下降了 7.5%,低于预期的 10.4%。日本对美出口也持续下降,7月份下降10.1%,降幅略低于6月份11.4%的降幅。日本对中国大陆的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3.5%。
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愈发明显
美国上周首申人数升至6月以来最高,而续请人数也同样增加,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美国劳工部8月21日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1万人,达到23.5万,为今年6月20日以来最高,且高于预期22.5万人和前值22.4万人。四周平均值(用来平滑波动)也升至22.625万人,为一个月来的最高值。
欧元区商业活动创15个月新高
尽管欧盟与美国的贸易协议锁定了对美出口的更高关税,欧元区私营部门仍以15个月以来的最快速度增长,制造业结束了三年的收缩态势。欧元区8月制造业 PMI 从49.8升至50.5,为2022年6月以来首次突破荣枯线上方,远高于预期的49.5。德国制造业强势复苏,PMI 从7月的46.9大幅跃升至49.9逼近荣枯线。法国综合 PMI 意外从上月的47.4升至49.8。
德国二季度 GDP 意外下修
德国经济萎缩程度超预期,打破了其从长期衰退中复苏的希望,工业表现尤为疲软,成为主要拖累因素。德国统计部门周五公布数据显示,二季度 GDP 季环比终值为-0.3%,较初步估计的0.1%萎缩幅度明显扩大。制造业表现远逊预期,投资下滑1.4%,而私人消费的支撑作用也远低于最初判断。这一数据打破了市场对德国能够迅速从俄乌冲突后的经济低迷中恢复的期望。
美国重申对欧盟15%关税上限
当地时间8月21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已就一项贸易协定的框架达成一致。美国在声明中重申了对欧盟大部分商品征收15%的关税上限,称美国对欧盟汽车的关税可能在几周内降低。欧盟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还计划采购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能产品,并额外采购价值400亿美元的美国制造人工智能芯片。
日本7月核心通胀同比增3.1%
日本7月份的通胀水平依然顽固,大米等食品价格持续飙升令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再度升温。日本政府官方公布数据显示,其7月核心 CPI 同比增长3.1%,虽较6月的3.3%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3.0%及日本央行2%的目标。此次核心通胀数据放缓,主要得益于能源价格的下跌。然而,日本的通胀势头依然强劲,日本大米价格还在持续飙升。数据显示,7月大米价格同比上涨90.7%。
美国 M2 重回峰值水平
美国货币供应量 M2 已重回疫情期间峰值水平,同时多项通胀指标显示价格压力正在重新积聚,引发市场对通胀"第二波"的担忧。经济学家警告称,在当前货币环境下进一步宽松政策可能重演1970年代三轮通胀浪潮的历史悲剧。最新数据显示,美国 PPI 升至3.3%的高位,而货币供应量 M2 的增长率正趋向5%的危险水平。这一组合令人回想起1970年代的通胀周期。
特朗普政府入股英特尔10%
朗普政府正在讨论以入股英特尔约10%的方式进行投资,具体投资方法可能是将该公司根据《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获得的部分或全部拨款转换为股权。按英特尔当前市值计算,约10%的股份价值约为105亿美元,而英特尔已被安排获得总额约109亿美元的补贴。分析称,此举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投入英特尔的资金超过原计划,可能只是资金发放节奏加快。
美将407类钢铁和铝衍生产品纳入关税清单
当地时间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钢铁和铝关税清单,适用税率为50%。商务部声明称,此次新增清单涵盖范围广泛,包括风力涡轮机及其部件、移动起重机、铁路车辆、家具、压缩机与泵类设备等数百种产品。在商务部官宣之前,美国进口商刚刚被特朗普政府的新钢铝关税清单打得措手不及。美国物流业界在社交媟体平台上表达了强烈不满。
越南掀起“基建狂潮”
越南在全国范围举行了约250个大型项目的开工和落成仪式,包括湄公河三角洲的 Rach Mieu 2大桥、西贡滨海国际金融中心以及河内的国家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涉及交通、城市发展、科技研发等多个领域。据越南政府网站声明,此举是实现今年 GDP 增长目标的关键战略部署,总投资额预计达1280万亿越南盾(约500亿美元)。其中,国家资金将支持129个项目,投资额约180亿美元。
德国汉堡港对美集装箱吞吐量下降近20%
据德国汉堡港营销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汉堡港海运货物吞吐量增长3.6%,集装箱吞吐量增长9.3%,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受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影响,汉堡港对美集装箱吞吐量下降19.3%。汉堡港市场营销协会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阿克塞尔·马特恩指出,这凸显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海运及欧美贸易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反,汉堡港与亚洲、波罗的海地区物流合作增长。
英伟达最新芯片 B30A 曝光
最新消息,英伟达正在开发新的 AI 芯片。代号 B30A,其性能要比 H20 型号更强大。该芯片基于最新最强 Blackwell 架构,将采用单芯片配置。其原始算力可能仅为英伟达旗舰 Blackwell 架构 B300 GPU 双芯片配置的一半。新芯片采用的单芯片设计,是将所有主要组件集成在一块硅片上。此外,它还具备与 H20 相似的功能,比如高带宽内存和 NVLink 技术,可实现处理器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
OpenAI 首次明确公开讨论上市可能性
OpenAI CFO 透露,OpenAI 在单月营收首次突破10亿美元,或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市,微软在未来数年内仍为关键合作方。虽然她并未透露具体时间表,但此举标志着 OpenAI 在战略上可能发生转变,该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私营状态。OpenAI 创始人兼 CEO Sam Altman 此前也曾表示,公司如果走向上市,自己可能不再是最适合继续担任 CEO 的人选。
马斯克回应“放缓成立第三党”
8月20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马斯克正在悄然搁置创建新政党的计划,原因是他希望将重心重新放在旗下公司业务上。随后,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反驳称:“永远不要相信《华尔街日报》说的是真的。”今年7月,马斯克曾在与特朗普就减税与支出法案发生公开争执后,宣布筹建名为“美国党”的新政党。
美国7月成屋销售超预期回升2%
美国7月成屋销售略有回升,但市场整体依旧陷在“低成交、高价格、利率压顶”的困境中。美国7月成屋销售环比增2%至年化401万套,高于预期。房价中位数42.24万美元,同比微涨0.2%,为两年来最小涨幅。分析称,虽然7月销售小幅上升,但过去两年,美国的二手房销售基本一直停留在400万套上下的区间,说明市场依然“卡住”,缺乏真正的动力突破。
谷歌云拿下 Meta 大单,超百亿美元
谷歌云计算业务取得里程碑式的胜利,与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Meta 达成了一项历史性协议。有知情人士透露,谷歌已和 Meta 达成协议,允许后者使用谷歌云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其他服务,协议为期六年、价值超过100亿美元。据悉,该交易是谷歌云自成立17年以来,已知的规模最大的合同之一,标志着其在追赶亚马逊和微软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美国开始囤积钴矿
美国国防部正着手建立价值5亿美元的大规模钴金属储备,这是三十年来首次进行此类采购。这笔交易最高金额可达5亿美元,相当于约7500吨钴金属。媒体援引一位熟悉国防物流局招标的知情人士报道称,这是该机构自1990年以来首次寻求购买钴金属,标志着在冷战后数十年出售战略储备后的政策重大转变。这表明美国正在为可能的长期供应中断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