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十月份再掀波澜:500%关税威胁 后面会Taco吗?
供稿 · 罗斯巴德  |  2025年10月16日 5小时之前
 
罗斯巴德
总管理员

10 月,中美贸易战从年初的关税摩擦与 5 月后的短暂休战,迅速升级为全面对抗。博弈焦点从总量贸易转向战略性资源与供应链控制,并非突发 —— 而是双方在 10 月 31 日韩国 APEC 峰会前的 “战术性博弈”,旨在为谈判积累筹码。短短半月内,关税威胁飙升至 145%、港口费互征、软件出口管制预警等连锁事件,将全球贸易拖入紧张局势。

10 月 9 日,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商务部明确此举是对美方此前半导体禁运、AI 芯片调查(如 Nvidia 反垄断案)的回应,且已事先通报。中国占据全球 90% 稀土加工份额,而美国防与科技产业(波音、SpaceX 等)高度依赖,美方贸易代表 Jamieson Greer 指责这是 “供应链权力夺取” 与 “经济胁迫”,称未获提前通知,稀土管制直接重燃贸易战。

次日(10 月 10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 11 月 1 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额外关税,总税率达 145%,还威胁加强软件出口管制。中方批评其 “双重标准” 与 “威胁恐吓”,誓言 “斗到底”,5 月休战正式终结。特朗普称中国行为 “敌对”,消息冲击市场,股市单日蒸发 2 万亿美元。

10 月 12 日,冲突蔓延至航运领域:美国对中国海事 / 造船业启动 301 调查,宣布 10 月 14 日起对中国船舶加收每吨 50 美元起的港口服务费;中方迅速反击,交通运输部公告同日起对美船舶征收最高每吨 157 美元的特别港务费(持续至 2028 年)。互征港口费推高中美海运成本,波及超 5000 亿美元贸易额,冲击全球供应链。

10 月 13-15 日,双边指责陷入僵局:特朗普威胁取消 APEC 峰会中美首脑会晤,财长贝森特称将设 “价格底线” 反制中国倾销;中方重申 “不怕关税战”,并启动 Qualcomm 收购案调查。谈判氛围恶化,市场恐慌加剧,加密货币清算规模达 190 亿美元。10 月 16 日,贝森特再放狠话,称美国拟对中国购买的俄罗斯石油征收 500% 关税,冲突进一步扩大。

此次升级的核心是战略资源争夺 —— 稀土作为中国 “卡脖子” 优势,是对美方全年技术封锁(如芯片禁令)的直接回应。美专家警告,稀土管制或对美国防工业造成 “毁灭性后果”,迫使特朗普 “以牙还牙”。

不同于早期纯关税战,本轮对抗转向港口费、出口管制、反垄断调查等非关税壁垒,标志中美博弈进入 “深水区”。中国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依托供应链优势反击;而 APEC 峰会前的敏感时机,让 “先升级后谈判” 成为双方共识,摩根大通预测,峰会或暂缓 100% 关税,但失败则可能触发 “全面禁运”。

贸易战升级已引发全球震荡:美股科技股暴跌,黄金、加密资产等避险需求激增;印度纺织、电子出口或受益,成为美国替代供应链的选择。

短期来看,11 月前谈判窗口有限,市场波动将持续;长期若无法达成协议,中美贸易或降至 “准禁运” 状态,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0.5%-1%。目前,中方立场明确 ——“不想战,但不怕战”,美方则将此视为 “解放日” 关税的重要环节,双方博弈仍存巨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