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180度大反转:特朗普取消对巴西的惩罚性关税
原创 · 陆一夫  |  2025年10月28日 3小时之前
 
陆一夫
站内编辑

美国与巴西的“冰期”宣告结束,两国领导人希望推动双边贸易关系重回正轨。目前,相关谈判已正式启动。

在马来西亚东盟峰会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0月26日与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会晤,此后华盛顿的态度出现显著转变,开始推进一项针对巴西的新贸易战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峰会现场宣布这一消息,他强调,从长远看,让美国取代中国成为巴西的优先贸易伙伴,将对巴西有益。尽管两国间仍存在某些政治分歧,但美国政府相信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谈判解决,实现互利共赢。

双边贸易正常化谈判于当日晚间迅速展开。巴西外长维埃拉向媒体透露,双方已制定会谈时间表,并预计在数周内达成协议。不过,美国要重新成为巴西首要贸易伙伴,仍面临挑战。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美巴贸易额仅为840亿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已于2009年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此后,中巴贸易额从560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1510亿美元,而美巴贸易额同期仅从420亿美元增长到840亿美元。

今年8月6日,美国对巴西产品实施50%惩罚性关税,导致巴西对美出口锐减。7月,美国从巴西进口额为38亿美元,主要包括肉类和咖啡;到9月,这一数字降至26亿美元。美国对巴西出口则保持稳定在43亿美元左右,进一步扩大了巴西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美国对巴西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

美国征收关税的动机并非贸易失衡,而是特朗普对巴西最高法院判决前总统博索纳罗有罪的不满。7月,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称此为“政治迫害”。不过,在马来西亚峰会期间,他的表态较为克制,并表示欣赏博索纳罗。

尽管两国领导人意识形态迥异,但特朗普似乎对卢拉抱有好感。两人年龄相近(卢拉80岁,特朗普79岁),曾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短暂会面。特朗普随后表示欣赏卢拉的履历,并在峰会前电话沟通中进一步拉近关系。卢拉也对会晤给予积极评价,称其“出人意料地顺利”,并强调双方致力于维护两国200年友好传统。

会晤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与中国的贸易协议准备工作亦取得进展。计划中,特朗普将于10月30日在韩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作为初步让步,美国将暂停原定11月1日对中国进口品加征100%关税,并取消部分出口限制;中方则推迟稀土出口管制,并恢复从美国采购大豆。自今年5月以来,中国未从美国进口大豆,转而从巴西和阿根廷采购。

特朗普政府的立场转变,令美国豆农和巴西农业企业松了一口气。巴西咖啡出口商理事会欢迎这一对话,但仍期待具体成果。

在我的观点看来,这次美巴关系的解冻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现实主义转向。美国通过关税施压巴西,表面上是针对司法争议,但本质上是为了在拉美地区对抗中国影响力,这是一种经典的地缘经济策略。卢拉的务实态度显示,即便意识形态分歧巨大,经济利益往往能桥接分歧。不过,如果谈判仅停留在短期让步上,而不解决结构性问题(如巴西对华依赖),这种“正常化”可能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长远而言,巴西应多元化贸易伙伴,以避免在中美博弈中成为棋子——这对任何新兴经济体都是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