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特朗普挥起关税大棒,市场剧烈震荡。
三周前,特朗普又松口,宣布为部分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核心产品提供90天关税豁免期,外界一度解读为风险暂缓,市场也短线反弹。
但奇怪的是,反弹很快就熄火了。纳指从高点快速回落,标普500指数更是直接走出“死亡交叉”形态(50日均线下穿200日均线),整个美股市场一副力不从心的样子。
为什么市场没有因为关税缓期而走强?答案是:聪明钱,根本没回来。
高盛全球市场联席主管 Ashok Varadhan一语中的:
“现在这90天是一个观察窗口。如果90天之后政策定型,企业和家庭就可以规划。但如果90天后还是随时变脸,那大家就会选择退出,不再长期配置。”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只是拖延一下,而不是提供确定性,资金就不会回来。企业不会投资,家庭不会消费,银行不会放长贷,资本市场也不会大幅回补仓位。
所以市场反弹一时,但没有持续力,因为大家更在意的是90天后怎么办。
野村的Charlie McElligott指出:
“由于近期波动率极高,市场整体的风险预算和杠杆配置尚未恢复。”
具体数据如下,标普500的1个月实际波动率达到了99.6%分位、3个月实际波动率为100%分位。
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过去几周已经吃过一次亏,即使现在看到机会,也不敢贸然上杠杆追涨,多数人都在等市场降温,再考虑回场。
这就造成了当前局面,好消息出尽,没人真敢加仓。
再细看美股数据细节,呈现反弹虚、抛压重的特征。苹果在手机关税豁免利好后盘前大涨,但开盘后迅速回落,纳指高开近2%,但午后被“秒砸”。“空头最多的股票”早盘一度强势,但下午再次出现压盘,收盘前10分钟突现一波大额卖盘,将全天反弹几乎抹去。
总之一句话,这是资金在借利好减仓,不是重拾信心。
债市和外汇市场的表现更能说明问题,5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下跌15个基点,创下自2024年8月以来最大跌幅。美元指数温和走软,但高盛警告称:
“如果关税侵蚀企业利润与消费能力,美元强势的基础将被动摇。”
也就是说,即使短期没有最坏的消息,但长期逻辑在恶化,企业盈利受压、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下降、美元资产的“例外主义”正在动摇。
在商品市场,资金正寻找“硬资产”避风港。在股债剧烈震荡时,部分大宗商品出现结构性反弹,铜价快速收复“关税跳水”后的六成跌幅、黄金在3200美元附近震荡,波动放大、比特币在8.5万美元上方震荡盘整。
这些迹象表明,市场资金在找“锚”,既不敢重仓权益,又担心货币与估值风险,所以转向更实物化的资产进行防守。
目前,投资者现在最该关注什么?
第一,90天关税缓冲期是否会延长? 若6月前后仍未出台长期规则,市场可能剧烈波动。
第二,全球政策节奏是否同步宽松? 美联储已释放鸽派信号,欧洲/日本是否接力仍待观察。
第三,风险预算是否逐步修复? 关注波动率回落、杠杆水平回升、ETF流入数据等领先指标。
第四,企业财报是否会下修全年预期? 若出现大面积降指引,可能引发下一轮下跌。
最后,瑶瑶的话送给大家。
暂停,听起来像喘口气,其实更像一根套牢的线。
特朗普的90天关税缓期,没有消除风险,只是把定时炸弹的时间往后推了推。而聪明钱,看得最清楚。
资金最怕的,从来不是坏消息,而是你今天说减税,明天就加税。今天说豁免,明天就反悔。
不确定性,是市场最大的敌人。
所以你看到的,不是行情不好,而是资金选择暂时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