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把目光盯上了食用油,更准确地说是废弃食用油。这废弃食用油为啥可能引发贸易战?
事情是这样的,10月中旬,特朗普在他的Truth Social平台上表示,中国不买美国大豆是经济敌对行为,要给美国大豆农民制造困难,所以美国也可能要反击,目标直指中国的食用油,甚至其他贸易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主要是用来生产豆粕喂猪,还有就是咱们餐桌上的大豆油。美国大豆农户可是特朗普和共和党的重要票仓。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自从2025年5月开始,中国就几乎没买过美国大豆了,转头去找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补货,这可把美国大豆农民急坏了,仓库都快堆满了,大豆价格也一直上不去。
所以,特朗普这回就是替自己老铁们出头呢。那么他盯上的这个废弃食用油,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简单来说就是咱们家里、餐馆里、食品厂里用过的那些剩油。听起来好像没啥用,但它可是个宝。因为它能被转化成生物燃料,特别是可再生柴油,能给汽车、卡车用,还能减少碳排放,特别环保,现在越来越受欢迎。
但是这种废弃食用油在美国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美国本土的农业团体和立法者就说了,你进口这么多便宜的外国废弃食用油,不就冲击了我们自己国内农产品(比如大豆)的需求吗?影响了我们的利润。
那如果特朗普真的出手,禁止进口中国的废弃食用油,影响会有多大呢?先看看数据,2024年美国是中国废弃食用油的最大买家,创下了127万吨的历史新高。
但转折点来了,2025年这销量可就直线下降了。因为去年12月,中国政府取消了废弃食用油出口的税收减免,出口吸引力降低了。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又提高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所以今年1到7月,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废弃食用油仅为387000吨,只剩下去年同期的一半了。
所以如果特朗普现在禁止进口,对中国的影响可能更多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改变。毕竟废弃食用油的总销售额才12亿美元左右,跟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的126亿美元大豆相比,体量真的小太多了。
中国的贸易商短期内可能会有点压力,需要把这些油转卖到欧洲去,或者面临价格下跌、库存增加的问题,但中国的大豆策略可不会轻易改变。
那美国如果停止进口中国的废弃食用油,他们会好过吗?特朗普自己倒是很硬气,说美国完全可以自己生产食用油,不需要进口。
但问题是,美国环保局可是提议未来两年要增加生物燃料的混合比例。这意味着对废弃食用油这种原料的需求会更大。虽然美国也在努力增加国内生物燃料原料的供应,但现实很骨感——他们的加工能力跟不上。有专家就说了,瓶颈在于我们无法压榨所有的原料。所以即使能生产更多植物油,也可能面临生产不足的窘境。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国内对中国废弃食用油的反对声音一直很大。除了前面提到的影响本土农作物需求,还有人担心这些进口的废弃食用油可能被污染了,甚至可能掺了棕榈油,而棕榈油又和东南亚的森林砍伐、劳动剥削扯上了关系,这在美国可都是很敏感的话题。
而且美国去年因为生物燃料的补贴政策,导致中国废弃食用油的进口量激增,这直接引发了关于“谁能享受补贴”的激烈辩论。因为废弃食用油的碳强度低,能拿到更高的补贴,这让那些用大豆油生产生物燃料的美国农民和企业感到不公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拜登政府已经出手,在2023年初限制了使用外国原料生产的生物燃料享受补贴。特朗普后来也通过立法,进一步规定只有使用北美原料、由美国控制的清洁燃料生产商才能享受这个补贴。
所以废弃食用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背后却牵扯着复杂的国际贸易、环保、农业利益和政治博弈。特朗普这回把枪口对准它,既是为美国农民撑腰,也是为了配合国内对生物燃料补贴的调整,可以说是一箭多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