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中美两国经贸代表团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完成了为期两天的谈判。此次对话以两国领导人今年多次通话达成的关键共识为基础,聚焦于美国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行业的301调查措施、互惠关税豁免期的延长、相关关税及执法协作、农产品贸易以及出口限制等共同关心的核心经贸议题。双方开展了坦率、深入且富有成效的讨论,并就处理各自关切的事项形成了初步一致意见。接下来,双方将细化具体内容,并完成各自内部审批流程。这一轮会谈的成果获得了广泛正面反馈。

与此同时,中国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前往韩国庆州,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3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美国方面也证实,总统特朗普将访问韩国。韩国媒体《东亚日报》指出,全球关注焦点将锁定在中美元首是否会面。韩国纽西斯通讯社强调,中美贸易摩擦对国际格局影响深远,两国元首的潜在会晤备受期待。
谈判收尾 内部审批程序即将启动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领的中方团队,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领导的美方代表,在吉隆坡进行了中美经贸对话。
何立峰强调,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在于互惠互利,合作能带来双赢,而对抗则会导致两败俱伤。维护这一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全球期望。对于经贸领域出现的分歧和矛盾,双方应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与合作共赢的精神,通过平等协商找到合理解决方案。中美经贸谈判的成果得来不易,需要双方共同守护。
美方回应称,美中经贸关系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美国愿意通过平等和尊重的途径,与中方化解分歧、深化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5日的会谈持续了约5.5小时,26日上午继续进行。会谈结束后,双方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26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会上介绍,讨论涵盖多项议题,包括双方关注的出口管制、互惠关税豁免期的进一步延长、关税及禁毒合作、贸易规模扩大、美国301条款下的船舶相关措施等。中美双方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美方立场较为坚定,中方则坚决维护自身权益。经过超过一天的密集磋商,双方就妥善处理这些关切的方案达成了初步共识。下一步,双方将分别推进内部审批程序。
美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次谈判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于26日表示,中美官员制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框架”,他认为这一框架具有建设性和长远影响,将为两国领导人基于此框架的会晤铺平道路。
彭博社援引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话称,此次中美贸易谈判富有成效,涉及多种议题,包括延长互惠关税豁免期以及稀土问题。双方正在就贸易协议提案的最终细节展开讨论,几乎已准备好提交两国领导人审阅。
同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出席东盟峰会期间对媒体表示,他相信能与中国达成“一项全面协议”。

紧张氛围趋于缓解
路透社指出,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的第五次面对面会晤。会谈结束后,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透露,经过两天的吉隆坡谈判,双方达成了“实质性框架协议”,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产品加征100%的关税。
香港《南华早报》在26日的评论中认为,此次会谈成果标志着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目前,中美互惠关税豁免期将于11月10日到期。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26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从两国官员的表述来看,此轮磋商中的博弈仍相当激烈,但最终成果显著。双方就各自关切交换了观点和立场,讨论范围广泛且富有建设性,这对双方而言是一个积极进展。未来是否能形成最终书面协议,仍需继续观察。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利好信号。
鉴于此次磋商恰好在APEC会议前夕,许多分析人士将其与后者关联起来。周密认为,中美在APEC前开展的这次对话吸引了全球目光。美国不仅针对中国,还对多个经济体发起关税举措。中美谈判议题更广、更复杂,在这样一个促进开放的会议前取得进展,将释放出更积极的国际信号。
英国广播公司(BBC)26日报道称,尽管全球贸易舞台上有众多参与者,但美国领导人的成败关键在于与中国关系。正如美国总统所承认,对中国进口征收高关税不可持续。中美贸易战将对美国、中国及全球其他国家造成严重冲击。每当中美关系陷入僵局,美国主要股市就会大幅波动,这凸显了现实压力。

韩国热切期待中国领导人到访
即将主办APEC会议的韩国,对中国领导人的访问充满期待。韩国“news1”新闻网称,中国领导人访韩将成为李在明政府“重振对华外交”的关键时刻。双方预计将实质性恢复2008年确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就主要议题展开全面对话。文章分析,如果韩国在对美、对华及对日外交上取得成果,其“务实外交”将获好评;否则,可能被批评为“无功而返”。
《东亚日报》报道,中美元首同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史上首次。这次访问预计将成为韩中、韩美关系的分水岭。文章指出,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李在明与特朗普的第二次会晤能否促成韩美贸易协议,是韩方最关心的焦点。但两国在关键问题上仍分歧明显,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大。该协议会对国家经济造成重大负担,因此没有理由仓促接受不利条款。报道还认为,如果中美能化解贸易冲突,将对韩美关税谈判产生连锁影响。
《东亚日报》进一步分析,无论如何,全球目光将聚焦在中美元首是否会晤。此次会晤将决定中美“关税休战”的命运——是结束还是延续,并成为超越关税战、塑造竞争格局的重要转折点。此次APEC会议以“连接、创新、繁荣”为主题,其成果也将受中美会晤影响。作为东道主,韩国应发挥桥梁作用,寻找中美及APEC成员间的平衡点。
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SK集团会长崔泰源将主持今年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韩国先驱报》26日报道,崔泰源在采访中表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和全球经济秩序巨变影响,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在当前关税壁垒密布的贸易环境中已难以为继。“世界难以回归(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自由贸易时代”。他认为,此次APEC会议将成为评估中美关系的重要标杆,“这将预示未来几年中美关系的走向”。
当地时间24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一场活动中,向美国各界介绍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他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创新活力将加速释放,无论“小院高墙”还是“脱钩断链”,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脚步。未来五年,中国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尽管经济全球化面临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加剧,但中国仍坚定拥抱全球化,通过开放推动改革和发展,坚持真正多边主义,与各国共享机遇、共同进步。